9月9日,杭州的涂女士吃完早餐后,溜达到家附近的地方散步消食。 在散步途中,她意外踩到了一个老化的塑料壶。顿时,壶里装的液体溅满了她双脚。 据家属回忆,涂女士当场中毒,双腿无法行走。立刻送医后,因为病情扩散严重,她被两家医院拒收,后转至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救治。 从接触到丧命,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上午9点误触,下午3点心脏衰竭,经过医院全力抢救,五天后涂女士不幸去世。 经过警方调查,涂女士踩到的是一种叫“氢氟酸”的无色液体,民间俗称“化骨水”,是一种必须要经过严格审批才能拿到的特级危险品。 它能溶解金属和玻璃,人眼接触它后会引起失明,鼻子吸入它后会引起呼吸衰竭,对人体危害极大。 只要皮肤沾上一点,轻则剜肉,重则截肢。碰多了当天去世。 家属回应:事发地点属于拆迁区域,看情况应该是以前的人留下的,后面政府去排查,又挖出了两壶氢氟酸。 这些剧毒物质为什么会出现在公共场所,它们从哪里来的?谁扔在这的?目前一无所知,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外,死者家属还说:事发当地(杭州余杭区)政府的态度很负责,表示会为此事兜底。 谁能想到,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早饭后的散步,竟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涂女士的生命,永远停在了那个看似平静的早晨。 氢氟酸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连听都没听过。这东西不像硫酸、盐酸那样常被提及,可它的杀伤力,远超普通人想象。哪怕只是一滴沾上皮肤,都足以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更可怕的是,它看起来跟水没什么两样。没有颜色、没有浓烟、没有刺鼻气味,悄悄藏在路边一个破旧塑料壶里——谁会发现?谁又能防得住? 涂女士的遭遇不是意外,更像是一场人祸。这类高危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到存储、废弃,国家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怎么会出现在拆迁区的荒地上,无人看管、毫无标识? 我们不得不追问,这些“化骨水”到底是从哪流失的?是企业违规处理,还是个人随意丢弃?事后排查居然又挖出两壶——说明根本不是偶然! 类似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2018年,江苏一名工人因氢氟酸灼伤致死;2021年,山东某企业违规排放含氢氟酸废水被重罚。一次次血的教训,为什么仍挡不住危险化学品流入我们的生活区域? 拆迁区域,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很多人以为这里没人管、没人看,什么都敢扔、什么都敢埋。但危险品不是生活垃圾,它对公众安全的威胁是持久而隐蔽的。 我们不能总等到出事了才开始排查、才表态“负责”。安全是防出来的,不是赔出来的。事前监管的缺失,事后再怎么“兜底”,也换不回生命。 这件事也暴露出普通人在化学品认知和应急自救上的空白。多少人知道氢氟酸中毒要立即用葡萄糖酸钙冲洗?多少人了解第一时间该怎么处理?公众安全教育必须跟上。 生命从不是数字,涂女士是一个家庭的妻子、母亲、女儿。她的离去,警示我们:危险或许就隐藏在最熟悉的地方。对待高危化学品,再严的监管都不为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杭州52岁女子散步踩中废弃氢氟酸,6天后不幸离世!事发地竟无任何警示标志
【8评论】【15点赞】
C文敗蘱
最后还是拿国家钱赔偿
yi
违禁品,那肯定能卖钱啊,也许是人家仓库呢,坏人家做生意交税了,当然人家做生意的存储条件没做好也有错
等一个晴天
这玩意哪来的都查不到? 理论上都有备案的一克对不上都要查个底朝天的
jackwong
遗弃者按危害公共安全入刑,层层追责
买火柴的怪蜀黍
小时候《少年科学》《中学科技》经常有在玻璃上蚀刻图案的手工制作文章,幸亏当时怎么也弄不到氢氟酸……真是死里逃生啊……
用户10xxx77 回复 09-16 17:58
好像到八十年代初,化工用品商店还是有卖的,后来这些酸碱就越来越不好买了,可能一是危险,二是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