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老山前线硝烟弥漫,23岁的湖南战士陶荣华在掩护战友撤退时中弹牺牲。此时,远在家乡的新婚妻子李发英腹中已有两个月身孕,却浑然不知丈夫再也回不来了。 那片硝烟弥漫的老山战场,吞噬了多少年轻生命。陶荣华牺牲时仅24岁,这位来自湖南衡东县的青年,1980年入伍,四年军旅生涯中表现出色,成为35206部队64分队的班长,中共党员。 谁能想到,就在他牺牲的前一年,1983年春节前后,他才刚刚与青梅竹马的恋人李发英举行婚礼。两人同村长大,从同学到恋人,爱情长跑多年终成眷属。甜蜜的新婚生活只持续了短短20天,一纸部队紧急召回令就打破了这份幸福。 “发英,等我回来。”这是陶荣华离家时的最后一句话。怀有身孕的李发英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1984年4月28日,老山前线一场争夺高地的战斗中,陶荣华担任班长冲锋在前,被敌人子弹击中胸部,英勇殉国。 部队送来噩耗那天,李发英的世界瞬间崩塌。捧着丈夫的遗物,她哭了一整夜。但摸着腹中胎动的孩子,她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留在陶家,将孩子生下,替丈夫尽孝。 23岁的年轻寡妇,身边不乏劝她改嫁的声音。李发英却异常坚定:“我只爱陶荣华一个人,我不会再嫁给别人。我要守着他的坟墓,等着他回来。” 生活的重压远超想象。公婆因丧子之痛一病不起,整个家的担子全压在她一人肩上。插秧、收稻、上山挖竹笋、砍毛竹,她干着男人的活儿。过度劳累让30岁的她早生白发,有次扛楠竹摔倒昏厥,幸好被村民救起。 1996年,公公在田边焚烧稻草不慎引发山火,为赔偿邻居损失,只好将自家70亩山林转让,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断了。李发英只得外出打工,在竹器加工厂像男人一样扛毛竹翻山越岭,中午还要跑三四公里山路回家给公婆做饭。 2002年婆婆跌倒卧病在床,2004年公公患病去世,李发英独自照料婆婆直至2020年老人91岁高龄安详离世。三十多年如一日,端水喂饭、擦身穿衣、伺候大小便,没有一句怨言。 2019年清明节,等了35年,李发英终于凑足路费,带着儿子陶凯来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在第9台38号墓碑前,她扑上去抱碑痛哭:“荣华,你睁眼看看啊,这就是你的儿子,我把他养大了…” 35年的思念与艰辛化作泪水。她带来了两束菊花,一束代表自己,一束代表年迈无法前来的婆婆。离开时,她小心翼翼装了一捧墓地泥土,就像把丈夫也带回了家。 李发英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责任。2023年,她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尽管与丈夫只有20天夫妻缘分,她却用大半生坚守了那份爱情承诺。 麻栗坡烈士陵园里,那座座墓碑代表着份份忠诚。他们用生命捍卫祖国,而像李发英这样的军嫂,则用一生守护着烈士身后的家园。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铸就了中华民族最坚实的脊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中国国防报《洣水河畔的深情守望》
云南老山前线硝烟弥漫,23岁的湖南战士陶荣华在掩护战友撤退时中弹牺牲。此时,远在
帝王心术
2025-09-14 14:20:39
0
阅读:50
智者荣耀
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