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农村一位大爷,曾将二战日军高射炮引信,当吊线锤用了大半辈子。 这引信前端,

烈火科学风暴 2025-09-14 13:44:22

苏北农村一位大爷,曾将二战日军高射炮引信,当吊线锤用了大半辈子。 这引信前端,是撞击式设计,后部可扭动的部件是定高引信,若不是工厂未装药的样品,就是已装药的实弹引信,前端受强烈撞击便可能爆炸。 而引信上“大阪兵工厂制造”的标识,揭开了它留存民间的原因,有可能是抗战时,被大阪师团偷偷卖掉的,才得以完整落在大爷手中。 这枚引信,也折射出二战时的军事科技差距。当时美国发明的无线电近炸引信(VT引信),与雷达、原子弹并称“改变二战进程的三大发明”,其保密程度不低于曼哈顿工程。 美国海军甚至规定,只有确保未爆弹全落入大海时,才能用VT引信高射炮弹,连岛屿上空的敌机都不准射击,怕技术泄露。 反观日本,连VT引信都没研制出来,只能靠人工拨刻度设定爆炸时间,高射炮拦截效率远逊于盟军,在空战中被碾压,输得毫无悬念。 而我国在70年代,也掌握VT引信技术并成功仿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0 阅读:21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