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区队长韩增丰中弹倒地,日军师团长大喜,第一时间跑过来验尸,谁知这时,韩增丰却猛然站起身,对着日军甩了一颗手榴弹! 这位让小鬼子闻风丧胆的八路军指挥员,可不是一般人。在日伪军嘴里,他有两个外号:“活张飞”和“韩猛子”。光听这名字,你就能感觉到一股不怕死的猛劲儿。 韩增丰1916年出生在河北平山县观音堂乡湾子村。别看他后来打仗这么猛,小时候家里其实挺重视教育。他父亲是个开明人士,还在村里出资办了一所小学。学校里那位老师是共产党人,韩增丰就在他的影响下,16岁就成了一名党员。 1933年,《塘沽协定》签订,年轻气盛的韩增丰义愤填膺,参加了学潮,却遭到镇压。愤慨之下,他决定投笔从戎,第二年就考入了山西军官学校。毕业之后进入阎锡山部队,从排长干到了连长。 抗战全面爆发后,韩增丰目睹了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和腐败无能,反而看到八路军打出了平型关大捷这样振奋人心的大胜仗。他决心带部队投奔八路军,可惜事情暴露,只得孤身一人回到家乡。 好在有个深明大义的父亲。韩老爷子当时是地方保卫团团长,直接把人马交给了儿子,出钱出力支持他抗日。韩增丰也不负所托,很快把队伍发展到160多人。 后来晋察冀军区成立,韩增丰就带着这支队伍接受了改编,成为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游击第二大队,他任大队长。 韩增丰打起仗来既有胆又有谋。1938年1月,他带人夜袭石家庄附近的日军据点,消灭了一个日军中队和一个伪军中队,把仓库里的物资全部搬回了百里外的根据地。 这还没完,紧接着他又袭击了石家庄飞机场,烧毁十多架飞机,还把机场存放的大批棉布运回了根据地。 这一连串动作让日军震惊不已,石家庄可是他们在华北的大本营之一啊!驻守石家庄的日军110师团长桑木崇明就因为这一连串事件被撤了职。 韩增丰的仗越打越精。1938年12月25日,他带着40多个战士,化装成给“皇军”送慰劳品的老百姓,推着独轮车,上面装着猪肉、白菜、活鸡什么的,大摇大摆地进了温塘日军据点。 骗过哨兵后,他们突然发动袭击,一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摧毁了碉堡群,毙敌30多人,放火烧了所有岗楼,还把敌人的武器装备全都用独轮车推走了。 就连聂荣臻司令员过正太铁路,都是韩增丰护送的。当时桥上有伪军巡逻,韩增丰大声咳嗽一声,哨兵端枪问“什么人?”,他直接回了一句“你家韩老爷!”哨兵一听是韩增丰,怕得要命,赶紧让路。 就这样,没费一枪一弹,安全通过了封锁线。“韩老爷”这个名头,在敌占区成了通行证。 鬼子对韩增丰是又恨又怕。1941年,日军110师团长饭沼守甚至派人来谈判,许给韩增丰石家庄警备司令的职位,还答应给煤矿利润的一半。 面对高官厚禄,韩增丰根本不动心,反而单刀赴会,让日军带话回去:“煤矿是我们中国人的,你们没有权力开采;我带兵是为了打垮你们;你们不必搞什么鬼花样,有本事就在战场上见。” 饭沼守恼羞成怒,重兵攻打韩增丰,但韩增丰早有准备,一战就歼敌300多人,俘虏70多人,缴获战马百余匹。饭沼守步步受挫,最终和他的前任桑木崇明一样被撤职,由林芳太郎接任。 到了1943年秋,日军发动四万多人对北岳区进行残酷“扫荡”。10月11日,韩增丰率部在行唐宋营村宿营时被日伪军包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身先士卒,四次突围送出干部,第五次返回救人时不幸中弹,身受重伤。 日军听说韩增丰战死,立即报告给了师团长林芳太郎。林芳太郎欣喜若狂,亲自赶来验尸。没想到当他走到身中两枪、趴伏在磨盘旁的韩增丰跟前时,已经“死去”的韩增丰突然站了起来,朝他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有说法称林芳太郎被这一壮举惊得脱口而出:“刑天!” 同为军人,他对战至最后一刻的韩增丰敬佩不已,命令部下擦洗干净韩增丰的遗体,用绷带包裹,盖上毛毯,然后悄然退兵。 另一位说法是,在受伤半昏迷中,韩增丰还紧握两颗手榴弹,等到敌人“验尸”时拉响,与敌人同归于尽。 无论哪个版本,韩增丰英雄牺牲时都只有27岁。他的牺牲不仅是八路军的重大损失,也震撼了日军。军区领导破例为他授予上校军衔,并在1944年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为他修建了一座壮观的烈士墓。 “柳里河有个湾子村,湾子村出了个韩增丰,敌人怕他韩猛子,他为人民建奇功。” 这首缅怀韩增丰的歌,至今仍在平山县传唱。 一位真正的抗日英雄,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勇猛”,什么叫做“忠诚”。他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最后力量,连敌人也不得不为之震撼和敬佩。 这种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在艰难困苦中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支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国内权威媒体报道信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英雄河北丨韩增丰:威震敌胆的传奇“战神”》
抗战中,新四军26团300人深入敌阵,忽被1500日军包围。众人劝团长突围,团长
【3评论】【15点赞】
人海里的战斗鸡
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致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