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韩信谁是千古第一将? 最近刷到个扎心问题:“如果白起和韩信单挑,谁能当‘千古

五代十国志 2025-09-14 03:36:15

白起韩信谁是千古第一将? 最近刷到个扎心问题:“如果白起和韩信单挑,谁能当‘千古第一武将’?”某历史论坛吵了三天三夜——有人说白起长平坑45万,这战绩够吹三千年;有人反驳韩信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没他刘邦早没了。 咱今天不站队,就扒扒两位“战神”的硬核操作、后世怎么评,再聊聊这场争论为啥能吵到现在。 一、战绩对比:一个是“人形歼灭机”,一个是“战术魔术师” 白起的战绩,用“狠”字形容最贴切。 伊阙之战,韩魏联军24万,他带10万秦军玩“围猎”——先派小股部队佯攻,等联军分兵追击,立刻派骑兵抄后路,把敌人挤在狭窄山谷里。史书记载“斩首二十四万,流血漂橹”,韩国从此沦为秦国“跟班”。 最震撼的是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被围46天,弹尽粮绝后投降。白起怕赵军反扑,竟下令“坑杀降卒”。《史记》写“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45万人就这么没了。有网友算过:战国两百年死了约200万人,白起一人占了近半。搁现在,这相当于指挥了五场“百万级团灭”,游戏里都得封“终极BOSS”。 韩信的战绩,靠的是“巧”。 暗度陈仓,他明着修栈道迷惑章邯,实际带主力从故道杀回,章邯连敌人在哪都没摸清,就被端了老巢; 背水一战更绝——面对20万赵军,他故意让士兵背靠河水列阵。汉军没退路,只能拼死往前冲,最后派2000轻骑偷袭赵营拔旗。赵军一看大本营丢了,当场崩溃。 最秀的是潍水之战。他让人用沙袋堵住潍水上游,等楚军龙且部渡到一半,突然放水冲散阵型,接着带兵追杀,直接砍了项羽的左膀右臂。 二、战术内核:一个是“国力放大器”,一个是“智慧教科书” 白起的战术,本质是“资源碾压”。 他特别擅长“筑垒围歼”:先派小股部队诱敌,再在两侧山头建堡垒、挖壕沟,把敌人困成“瓮中鳖”,最后集中兵力收割。这种打法看着简单,但对后勤要求极高——要修工事、运粮草,没秦国强大的国力根本玩不转。 看《大秦帝国》时,有段戏让我印象深刻:长平之战白起蹲在指挥部啃冷饼,眼睛都不眨下令“继续围”。弹幕刷:“这哪是将领?是战争机器!”但换个角度想,他也是秦国国力的“执行人”——把国家的钱、粮、兵,高效转化成胜势。 韩信的战术,核心是“以智破力”。 他打仗从不硬刚,总找敌人的“软肋”。比如说服英布反楚,他没带一兵一卒,就写封信分析“跟着项羽没前途,投刘邦能封王”,英布直接倒戈;灭齐时,他一边派郦食其游说,一边偷偷派兵占齐地,最后郦食其被烹杀,他还理直气壮:“我这是防齐国反悔!” 最牛的是他的军事思想——“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现在还被写进军校教材。 三、历史余波:一个被骂“贪功”,一个被叹“可怜” 白起的结局,藏着“名将的局限”。 打完长平之战,秦王让他打邯郸,他觉得必败,死活不去,结果被夺了兵权。后来秦王想再用他,他又不肯低头,最后被赐死。司马迁说他“不能救患于应侯”,其实是太轴,不懂政治。 但网友更感慨他的“良心发现”。白起死前长叹:“长平之战,我骗了40万降卒投降,又杀了他们,这是我该死的原因啊!”原来他早知道自己杀孽太重。有粉丝留言:“白起不是败给政治,是败给了自己的愧疚。” 韩信的悲剧,是“功高震主的无奈”。 他帮刘邦打下天下,最后却被吕后和萧何设计,在长乐宫钟室被杀,还灭了三族。临死前他喊:“我后悔没听蒯通的话,今天竟被妇人小子所骗!” 司马迁写《史记》时替他不平:“他要是不那么骄傲,早就能当诸侯王安享晚年了。” 四、谁是第一?答案在你心里 说了这么多,到底谁是第一? 下次有人问“谁是第一”,咱们可以笑着说:“一个是砍开统一的刀,一个是织就盛世的网,少了谁,历史都会缺一角。” #汉朝# #秦朝##白起# #韩信# #刘邦# #项羽# #嬴政# #淮阴侯韩信# #历史长平之战# #秦朝白起# #秦朝长平之战#

0 阅读:0
五代十国志

五代十国志

乱世中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