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败家子吴敬梓,挥霍完他爹留给他的 2 万两白银之后,一夜变为了贫民,于是他搬离了豪宅,和妻妾都住在了贫民窟里,小妾们因为年轻纷纷都改嫁了,只有老妻守着他。 一个继承两万两白银的官宦子弟,几年之间败光家产沦为贫民,这听起来像是古装剧里的桥段,可这就是清朝文学家吴敬梓的真实人生。从豪门公子到穷困潦倒,小妾纷纷改嫁只剩老妻相守,这个败家子的经历到底有多离谱? 他爹是做过官的,那两万两白银是省吃俭用、打理产业好多年才攒下的,在当时够普通人家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可吴敬梓倒好,根本没把这钱当回事。天天在家摆宴席,只要是认识的、哪怕只是见过几面的朋友,都喊来喝酒吃肉,席间还动不动就给人塞银子当 “见面礼”。看见市面上稀有的字画、古董,不管有用没用,眼睛都不眨就买下来,转头可能就因为朋友一句 “喜欢”,直接送人了。家里仆人雇了一大堆,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连养的鸟都用银笼子装着 —— 他哪知道这些钱背后,是他爹多少个日夜的操劳。 等银子花得差不多,豪宅被拿去抵债,他才慌了神。搬到贫民窟的小破屋,屋顶漏雨,墙缝透风,以前穿惯的好衣服早当了换粮食,身上就裹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衫。小妾们本来就是冲着他的家世和钱财来的,一看他成了穷光蛋,没几天就收拾包袱改嫁了,只有跟他过了十几年的老妻没走。老妻白天帮街坊缝补衣服换点米,晚上就陪着他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有时候米不够,俩人就煮点稀粥分着喝,她也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说吴敬梓 “败家” 确实没冤枉他,他前期把父辈的心血当儿戏,不懂珍惜也不会打理,硬生生把好日子作没了。可好在他没把自己的志气败掉,在穷苦日子里,他看着身边追名逐利的读书人,看着底层人的辛酸,反而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流传至今的好书。要是他早点懂事儿,或许能少受点苦,但也说不定,没有这段穷日子,就没有后来看透世事的他。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明朝的刘瑾能坚持那么久也是个狠人[吃瓜]
【1评论】【1点赞】
用户96xxx10
他爹干净吗?勤俭持家2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