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画家迎娶了自己的人体模特。在新婚之夜,他不做俗人之举,为一丝不挂的妻子画了一幅人体画,26年后,这幅画卖出了3450万元的高价…… 谁能想到,新婚之夜,一位画家竟选择画笔记录妻子身影,而不是寻常夫妻的温存?这幅人体画尘封多年后,以天价成交,揭开一段艺术婚姻的秘密,究竟值在哪里? 说起杨飞云和佟芃芃的故事,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那时候,杨飞云已经22岁了,1954年出生在内蒙古包头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教美术和音乐的老师,从小耳濡目染,让他爱上了画画。1976年,他考进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跟着靳尚谊学写实油画,专攻人体题材,毕业后进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工作,成了有名的画家。佟芃芃比他小10岁,1964年出生,也对画感兴趣。1976年,她才12岁,就被母亲带到杨飞云跟前拜师学画,从素描和色彩练起。杨飞云那时正缺人体模特,佟芃芃就试着当起了模特,每周去几次画室,帮他完成作品。她一边学画,一边适应模特生活,两人就这样从师生关系开始,慢慢熟悉起来。 到了1981年,佟芃芃考上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读了五年大学。那几年,她在北京的日子充实,杨飞云常带她看画展、歌剧,讨论艺术心得。她毕业时,已经给杨飞云当了近十年模特,参与了不少人体油画创作。两人感情水到渠成,1986年正式结婚。那年,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美术界热闹起来,杨飞云夫妇的结合,就像是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理想的共同追求,挺接地气的。 结婚那天,仪式简单,就亲友小聚。晚上回到北京的住所,杨飞云灵感来了,想为妻子画一幅人体画,纪念这个日子。佟芃芃同意了,她当模特坐好,杨飞云就创作了那幅《静物前的少女》。画里是她赤身坐在桌前,身后有些静物,整体捕捉了人体自然形态和光影效果。这幅画没急着展出,杨飞云收在个人收藏里。说实话,那时候中国对人体画还有些保守,展览机会不多,但夫妇俩都明白,这是艺术表达的一部分。 时间一晃,26年过去了。2012年,在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这幅《静物前的少女》第一次公开亮相。拍卖现场竞价激烈,最后以3450万元成交,创了杨飞云作品纪录。消息一出,大家都惊了,这不光是价格高,更说明中国油画市场成熟了,国际认可度上来了。杨飞云的画风写实,注重情感深度,佟芃芃作为模特,贡献大,她自己也有绘画天赋,两人合作默契。 其实,杨飞云的许多人体画都以佟芃芃为原型,总共六幅拍出过7179万元总价。这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从改革开放后,油画界逐步开放,艺术家们能更自由地探索人体美学。杨飞云夫妇的经历,也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在专业道路上的坚持,推动了国家文化建设。结婚后,佟芃芃生子,模特时间少了,但她还是支持丈夫创作,杨飞云也指导她画画,两人一路同行。 这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婚姻不容易,但真挚合作能出精品。中国美术宝库越来越丰富,杨飞云的作品就是例子。2012年那次拍卖,不只卖了钱,还让更多人了解人体油画的价值,不是低俗,而是对美的追求。夫妇俩继续在艺术界深耕,杨飞云当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培养了不少学生,佟芃芃也偶尔参与艺术活动。
年轻漂亮的美女最终都被谁娶走了?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