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掉日军专列后,准备返航,途经荆门机场时,却发现几架

月下影婆娑 2025-09-12 11:15:00

1944年,飞行员王光复,在炸掉日军专列后,准备返航,途经荆门机场时,却发现几架飞机正在降落,他主动出击,打掉了“三架半”! 1918年,王光复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显赫家族,他的父亲王治昌是北洋政府的高级官员,曾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国际舞台上的活跃人物。 然而,优越的家庭背景并没有让他变成一个纨绔子弟,相反,当他在北平读书时,亲眼目睹了日军飞机在中国领空肆无忌惮地盘旋,那种刻骨铭心的屈辱感,让这个见多识广的少年心中埋下了一颗报国的种子。 1936年,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和过人的身体素质,18岁的王光复成功考入空军官校,开始了他的飞行生涯。 1937年,他被派往昆明航校,在美国志愿队"飞虎队"的指导下,接受了严格的欧美式飞行训练。 他很快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但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却是苏联援助的战机,他所学的技术根本派不上用场。 没有选择,他只能被派往新疆,在苏联教官的指导下重新学习驾驶苏式战机,好不容易掌握了新技能,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性能远超他们手中的飞机,正面交锋几乎没有胜算。 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加大了援华力度,帮助重建中国空军,王光复才终于等到了转机,他被派往印度,开始了第三次飞行训练。 1944年10月的一天,王光复随美军正在寻找攻击目标,在汉口附近,他们发现了一列日军军列,就在众人准备按常规俯冲扫射时,王光复敏锐地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列车末尾的车厢里装满了汽油桶。 然而,就在返航途中飞越荆门机场时,他他发现日军的轰炸机群正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降落,整个机场的警惕性几乎为零。 他毫不犹豫,立刻向上级建议发起突袭,得到批准后,他一马当先,率先击落一架正准备着陆的轰炸机。 随后的混战中,他又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冷静的判断,先后击落两架零式战斗机,还与一名美军飞行员合力击落了第四架。 一次意外的遭遇战,他打出了击落"三架半"的惊人战果,创下了中国空军单次战斗的最高记录。 这场战斗后,他的名字开始在整个中美空军中广为流传,连陈纳德都对这位中国飞行员赞赏有加。 1945年3月22日,他带队在河南上空巡逻时,发现了一支日军车队,就在他集中精力瞄准目标的关键时刻,一发高射炮弹击中了他的飞机,弹片穿透机舱,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大腿。 剧痛和大量失血让他几度濒临昏迷,但他知道,一旦失去意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他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控制着飞机,同时按压伤口减缓出血。 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他硬是把飞机开回了基地,在跑道上完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着陆。 当地勤人员打开舱门时,发现他已经失血过多,几乎失去了意识,但他的手仍然紧紧握着操纵杆,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 这次负伤后,王光复休养了几个月才重返战场,到抗战结束时,他总共击落了"八架半"敌机,成为中国空军战绩最高的飞行员,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