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冤种!”江西宜春,男子看到有公司招聘司机月薪上万,于是跑去长沙面试,不料跑车

豆莱说说 2025-09-09 17:25:49

“大冤种!”江西宜春,男子看到有公司招聘司机月薪上万,于是跑去长沙面试,不料跑车才发现,到手工资才4000左右,朋友提醒他可能是诈骗,男子这才发现他开的车子竟然是自己贷款是十几万块买的,网友:天上没有掉馅饼,这么挣钱怎么不把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叫来? 今年2月,他刷到一则招聘专线司机的信息,说月薪能有八千到一万二,这数字让他动了心——想着换份工作能多挣点,就满心欢喜地告别了工厂,专程跑到长沙去应聘岗位。 谁知道,去了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跑了几个月车,他不仅没拿到招聘时承诺的高薪,到手工资也就四千左右,连之前在工厂的收入都比不上。 更让他崩溃的是,后来朋友提醒他,这可能是个骗局,他这才慌了神,一查才发现,自己天天开的那辆车,竟然是用自己的名义贷款买的,身上平白无故多了十几万的债务。 现在谢先生连头都抬不起来,这事不敢跟家里人说,连处得好好的女友,也因为这事渐渐跟他疏远了。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是来求职的,怎么就稀里糊涂背上了债。 其实一开始面试的时候,公司画的饼特别大。 工作人员说,新车由公司提供,订单也不用愁,公司保证派发,扣掉点车辆使用费,每个月纯收入保底八千,要是没达到这个数,公司还会给补齐。 谢先生当时还追问,车到底是租的还是送的,对方却含糊其辞,只说“公司提供”,没给个明确说法。 面试一通过,他当天就被带去提了一辆本田NP1。 当时工作人员催得急,说“这就是公司流程”,他没多想,稀里糊涂就签了一堆文件。 可真开上这车干活才发现,哪有什么公司派单,全得靠自己在网约车平台上抢单,能不能接到单全看运气,有时候跑一天也接不到几个活。 后来潇湘晨报的记者也去暗访过这家公司,接待的工作人员琪琪说起薪资来一套一套的,张口就是“保底八千,正常干都能过万”,还拿出其他司机的高收入聊天记录给记者看,拍着胸脯保证,司机一年到手能有十四万四。 等记者追问车辆的事,她才透露,车子其实是以求职者个人名义贷款买的,公司会帮忙搞定首付、保险和上牌,司机每个月交的近三千块“使用费”,其实就是还车贷的月供。 她还说,等五年之后,这辆车就彻底归司机所有了。 为了让这个骗局看起来更真实,公司还设了些门槛,比如要求没有酒驾案底、征信良好,可实际上,这都是为了筛选出能顺利通过银行贷款审批的人,好让他们顺利背上债务。 他们还会故意说名额紧张,催着求职者赶紧签合同,生怕人反应过来反悔。 这个骗局最核心的套路,其实藏在车价里。 谢先生贷款十三万八买的车,公司只付了一万首付。 更让人吃惊的是,4S店的业务经理张先生后来捅破了真相:这款车给这些合作公司的结算价,其实只要九万二。 从九万二的底价,到让谢先生背上十三万八的贷款,中间四万多的差价,全被招聘公司赚走了。 4S店则靠着走量和拿返点,跟这些被叫做“提篮子的”中间商合作,一起把这场戏演了下去。 公司跟谢先生签的那份看似能保障收入的合同,其实也全是陷阱。 合同里要求司机每天在线超过十个小时,每个月出车不能少于二十七天,每天得跑三百五十公里以上,拒单还不能超过两次。 业内人士梁宇东说,这种强度,就算是老司机也扛不住。 一旦司机达不到这些苛刻的要求,公司就有了借口,说“是你自己不努力,收入不达标可别怪我们”。 当初承诺的高薪,从一开始就是张没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这些搞招聘骗局的公司,往往规模都很小,没什么固定资产,就是为了方便以后随时跑路。 他们专挑那些想改变现状、又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的底层求职者下手,用“零首付、高月薪”当诱饵,把人推进债务的深渊。 谢先生后来找公司,想解除贷款,可公司负责人金先生只同意帮忙把车转租出去,贷款还得谢先生自己想办法提前还清,还说是谢先生没完成任务才导致收入低,把责任全推到了谢先生身上。 知名律师付建说,这种以招聘为名,诱导求职者贷款买车,还从中赚差价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了。 如果4S店知情还帮忙,也脱不了干系,甚至可能成为刑事共犯。 其实对已经上当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丢人的事,应该赶紧保留好所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通过法律途径,被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还有机会追回损失。 说到底,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让你先掏钱、先贷款的“高薪工作”,背后很可能都是冰冷的陷阱。 以后不管签什么合同,都得看清每一个条款,别像谢先生这样,本来想找份好工作,结果把求职路走成了背债路。

0 阅读:496
豆莱说说

豆莱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