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文说:“我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新的武器联合生产体系。” 泽连斯基的这条发文,正好赶上俄罗斯大举进攻的前一天。9月6日夜里,俄罗斯扔来一大堆无人机和导弹,基辅政府大楼都着了火,好些平民伤了进医院。这让乌克兰人意识到,靠别人援助不够,得自己动手造武器。泽连斯基的话,其实是在说乌克兰国防工业已经大变样。国防部长乌梅罗夫6月份就提过,国内有21个武器项目在推进,国外还有10个。德国帮着做装甲车和炮弹,美国管无人机和弹药,丹麦负责导弹燃料。这些合作不是简单捐东西,而是真金白银投进去,一起建厂生产。工厂大多搬到西部,避开俄罗斯的侦察。乌克兰军队用的装备里头,三成多是自家产的,一年产能翻了好几倍,值上百亿美元。这套联合生产体系,让乌克兰从被动挨打,变成能主动回击。 联合生产体系的核心,是乌克兰本土产能的爆发。从2024年起,无人机产量从每月2万跳到20万,导弹增长800%,巡航导弹目标3000枚。伙伴国投了15亿美元多,丹麦模式直接资助本地厂家。德国承诺5亿军援,北约成员扩展合作,瑞典帮长程导弹。乌克兰出口技术到欧洲,合作扩展到人工智能和蜂群无人机。这不光是造武器,还在战火中求生存。俄罗斯增加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用新装备反击。防御系统升级,雷达捕捉信号,新武器证明了效果。 泽连斯基的领导风格,直来直去,不拐弯。他常访问前线,与士兵互动。他的视频不光动员国内,还拉国际援助。普京警告北约,丹麦项目启动后,俄罗斯外交官列证据指责。乌克兰寻求美国弹药,研发加速,14个月完成测试。机场安装导弹,连接导线。批量生产2026年,但当前需求推动进度。20国派兵守护,工厂周边巡逻。 乌克兰国防工业扩张,目标2026年覆盖更多军需。丹麦工厂运营,生产导弹部件。俄罗斯袭击继续,乌克兰部队部署新装备,反击无人机。泽连斯基处理外交,签署协议。冲突延续,谈判僵持,特朗普推动对话,泽连斯基坚持立场。军工联盟深化,更多国家加入,工厂扩展生产线。
美国这个态度变的太突然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突然发布了命令,要求外交官必须遵守
【1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