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新疆爆发叛乱,叛军700多人进攻只有140多人的伊吾县城,我军在

虎虎聊娱乐 2025-09-08 14:34:20

1950年3月,新疆爆发叛乱,叛军700多人进攻只有140多人的伊吾县城,我军在一比七的劣势下,成功坚守了40天! 在新疆东部戈壁深处,一座偏僻小县城突然陷入危机。七百多名叛军气势汹汹围上来,城内守军才一百四十多人,弹药有限,通讯中断,外界不知情。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会以什么方式收场? 新疆和平解放后,大多数群众都拥护新政权,盼着过上安稳日子。可一些旧势力不甘心失败,暗地里串联捣乱。原哈密专员尧乐博斯就是其中一员,他联合留任的伊吾县长艾拜都拉、警察局长伊建中,纠集七百多人,组建所谓“新疆复国军”。这些人带着旧恨,利用民族矛盾,蛊惑部分不明真相的当地人,携带步枪马匹,在戈壁边上集结,目标直指伊吾县城。这地方位于新疆东部,山高路远,城内还有国民党留下的补给站,一千多石粮食和十二万发子弹成了他们眼红的东西。三月下旬,城里三千多名居民已经转移上山避险,留下解放军新疆军区第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由副营长胡青山指挥,一百四十一人驻守。他们装备简单,主要是步枪机枪手榴弹,依托城墙和北山高地设防。叛军仗着人多,从东南北三面推进,扬言三天就拿下县城。守军加强警戒,挖战壕堆沙袋,分配好弹药,确保每个人都能顶住长时间消耗。巴里坤草原上的四十六团主力那时正追击另一股叛匪,军长罗元发、师长吴宗先、师政委关盛志一直盯着东部情况。叛乱前,情报显示敌方活动频繁,上级提醒守军提高警惕。   三月二十九日,叛军正式动手,七百多人分成几路,从早起就围住县城。二连派出四个班兵力,抢占北山高地,这地方后来叫北山胜利峰,成为防御要害。四月五日清晨,叛军发起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数百人从三面压上。守军用机枪火力阻击,叛军留下不少尸体后退去。四月十五日,又来第三次进攻,带梯子试图爬墙。守军顽强抵抗,叛军多次失败,城下尸体堆积。期间,上级指示哈密四十八团派援军,参谋长王谡录带二百六十九人,包括第三连、第八连部分、机炮连和炮兵连,从沁城乡出发。二十二名民工用驴骆驼运弹药和三天给养。四月六日他们动身,七日到小堡,八日抵上马崖,九日晨达白杨沟,离县城十九公里。听到谣言说守军全灭,王谡录决定撤回。十日晨退到上马崖黑山头,叛军四面围堵。援军边打边退,十一日晨到刺梅花泉,十时在平石头遭伏击,六十多人伤亡。夜晚突围,部队散开,王谡录带第三连九十余人,马平和张万才带第八连三十余人分别撤。十二日晨过东天山,九时又遇战。十三日在小堡阻击几小时,夜间急行军,十四日九时回沁城。第八连只剩十来人。这趟八昼夜九场战斗,牺牲八十二人,被俘二十三人,伤七十三人,被俘和丢下伤员全遭杀害,总牺牲一百五十人,生还一百十九人,丢了全部炮械和大量枪弹。民工二十二人中,三人逃散,一人被扣,十六人遇难,两人逃进县城。 王谡录报告说伊吾陷落,二连全体牺牲,上级不信。下旬,四十六团在巴里坤草原平叛,从大河前山俘虏口中得知县城还在坚守。吴宗先和关盛志指示团长任书田再组救援,出动第二营、炮连、骑兵连、警卫连,加上四十七团第三营和第五军四十团第三营第八第九连,总两千人。五月三日二十一时从口门子出发,四日占西窑泉红山口,在墙墙沟遭阻击。五日改走南山大道到子沟,六日抵盐池,七日攻黑山头遇阻。四十团骑兵先侦察,下午十四时在干沟路口与二连会师。八日追击东骆驼峰,歼灭残敌,俘副团长吐拉洪等。这次牺牲十三人。 围困解除后,二连坚守四十天,牺牲四十二人,生还一百零二人。西北军区和第一野战军授“钢铁英雄连”称号,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和政委徐立清赠“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锦旗,第六军授“英勇顽强坚定沉着战胜困难坚守据点的模范连”。胡青山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是八位特级英雄之一。后来他升副团长、团长,转业任徐州市农机局副局长。这场战斗不光守住了县城,还打击了分裂势力,维护了新疆统一。想想那些日子,新疆刚解放,土匪叛乱四起,解放军战士用生命换来稳定,多不容易。老百姓后来日子越过越好,靠的就是这种精神。伊吾保卫战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祖国统一来之不易,得好好珍惜。    

0 阅读:136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