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7日,路茗茗的父亲路遥逝世,同年,她跟随母亲林达移居北京。之后,林达与一位教授结婚,路茗茗也开始在北京读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专业。 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那是个穷山沟,1949年冬天他落地,本名叫王卫国。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养不起七个孩子,他就七岁时过继给伯父,换点粮食度日。伯父家也穷,他从小放羊捡柴,脚上裹破布鞋,踩在黄土上过日子。青少年时候,他边干农活边偷偷借书看,躲在山沟里翻页,晚上点煤油灯熬着学。那些年饥荒多,他常常饿肚子,靠挖野菜顶着。1973年,他考上延安大学中文系,总算跳出农村圈子。在学校,他认识林达,一个从北京来的知青,两人聊得来,林达帮他经济上补点,让他专心读书。1977年毕业,他进陕西作家协会当专职作家,那时候他们结了婚,第二年生下女儿路远,后来改名叫路茗茗。 路遥专注写小说,早年出《人生》,讲农村青年高加林的起落,农村人看得很亲切。接着他花七年功夫写《平凡的世界》,为了素材,他跑去陕北煤矿和乡村,住窑洞,吃窝头,跟矿工下井,身上沾煤灰,笔记本记满当地人聊天内容。创作时候,他欠下不少债,把钱都砸在调研上,家里常常断炊。林达一个人拉扯孩子,上班挣钱,还得为几毛钱在市场讨价。路遥外出采风几个月不回,她独自管家务和教育孩子,两人关系慢慢出裂痕。她几次提分开,他总拿孩子挡着。1991年《平凡的世界》拿了茅盾奖,他身体已经垮了,肝病重,住院折腾。家庭负担全压在林达肩上,她扛着单位工作和家事,经济紧巴巴,常常数着零钱付账。 1992年春,林达带着女儿坐火车去北京,投靠她姐姐,那时候她和路遥离婚协议刚签。他没挽留,知道自己对老婆孩子花的时间太少。路遥那年11月17日在西安医院走了,肝硬化要了他的命,才42岁。消息出来,文坛很多人叹气,他的弟弟王天乐守在床边。葬礼上,陕北风刮尘土,亲友来送,棺木运回老家。林达到北京后,找了编辑工作,租小公寓安顿。几个月过去,她经朋友介绍认识一个大学教授,两人相处下来,教授帮她修家里的水管,还带路茗茗去公园转转。林达再嫁的时候,办了简单家宴,桌上菜盘摆着,大家吃着聊着。继父对路茗茗还行,买书包给她,教她数学题,她上学时候用得上。 路茗茗在北京转入当地中学,适应城市节奏,上课记笔记,放学帮妈妈干家务。初中三年,她骑自行车穿胡同,早起背单词,晚上做题。高中课业重,她六点起床,公交车上站稳抓扶手。毕业时候,她选了平面设计专业,因为小时候见过爸爸手稿,那些页面乱但有劲,她想学排版技巧。考试成绩出来,她进北京海淀大学,开学拖箱子去宿舍。大学里,她学构图和软件,作业改来改去。假期回家,她望望高楼,继续琢磨专业。路遥走后,林达作为继承人,和出版社签合同,出《路遥全集》,为了付女儿学费。路茗茗成年后知道这事,觉得妈妈无权处置爸爸遗产。 大学毕业,路茗茗在书店看到爸爸作品新版,印刷差,她查了查,确认两家出版社和妈妈签的合同。她找朋友问,翻资料,去律师那讨论继承法。2003年,她起诉妈妈林达和出版社,要解除出版合同。法庭上,她陈述爸爸创作苦,妈妈在爸爸病重时分开。林达没争辩,坚持合同是1999年签的,那时女儿未成年,她有监护权。一审法院判路茗茗败诉,说林达作为监护人能处置遗产。二审北京高院也驳回,她上诉没成。但林达后来把版权全给女儿,签了遗产继承协议。 路茗茗败诉后,继续维护爸爸作品,她办广告文化公司,当总经理,主要做设计和文化事。2006年,她又起诉出版社非法出《平凡的世界》,法院判合同有效,她还是没赢。但她通过这些事,让大家知道爸爸清贫一生,作品是用命换的。林达放弃继承权后,两人关系没那么僵,她们在北京过日子。路遥遗产就一叠欠条,但他作品影响大,农村青年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学着奋斗。路茗茗选择平面设计,也想为爸爸书重装订,更体面点。
1992年11月17日,路茗茗的父亲路遥逝世,同年,她跟随母亲林达移居北京。之后
历史趣闻社
2025-09-07 01:51: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