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镇政府的帮扶,我家免费领到了600棒木耳菌,在庭院里就可以种植,一年下来能收60斤左右的木耳。”科右前旗索伦镇岗根套海嘎查农民辛凤龙高兴地说。
走进辛凤龙家的庭院,一排排黑色的菌棒整齐码放,湿润的菌袋上深褐色的木耳饱满厚实。辛凤龙正在用手机熟练地操控着全自动喷水装置,细密的水珠均匀地洒落在菌袋上进行浇灌。
在岗根套海嘎查,像辛凤龙这样种植庭院木耳的农户共有16户,每户每年稳定收入1000—3000元,庭院经济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这份增收的喜悦,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暖心助力。为了让农户敢种、会种,索伦镇政府主动靠前服务,用送物资、教技术、稳心态的“实招”,打消农户顾虑、解决木耳种植难题。他们不仅为种植户联系物资支持,还上门走访,帮种植户分析木耳的市场前景。
“为了帮助脱贫户增收,我们给16户种植户免费提供了5000棒木耳段,并为种植户讲解种植技巧和方式。如今,木耳丰收了,大伙儿的收入也跟着涨了。”索伦镇岗根套海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初文祥说。
在岗根套海嘎查,小小的木耳菌棒扎根庭院,既盘活了闲置空间,又让种植户多了一笔稳定收入,真正变成了种植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产业。(高姗、包冬青、商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