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出了个明白人,匈牙利欧尔班,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真相。其实俄乌战争打完,俄罗斯不仅不会被拖垮,反而可能变得更加强大。
先看俄军这边,打这场仗简直像进了个“实战练兵场”,边打边改的速度快得很。之前俄军高精度武器的命中率还没这么亮眼,现在都能稳定在90%左右。
而且这两年里前后改了190多种武器,像无人机和无人艇跟导弹配合的新战术,在战场上已经能熟练用起来了,从发现目标到指挥打击再到完成攻击的整个流程,比战前顺畅太多,战斗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就拿之前赫尔松地区的战斗来说,俄军的无人机先侦察到乌军的补给点,接着很快就能协调导弹进行精准打击,这种配合放在战前是很难做到的。
很多人一开始都觉得俄罗斯会被西方制裁搞垮,可事实恰恰相反。2022年经济确实有点下滑,但到了2023年就增长了3.6%,2024年更是涨到了4.1%,这数据可不是随便编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俄罗斯联邦统计局都公布过的。
俄罗斯能稳住经济,靠的就是手里的三大支柱:能源、粮食和军工。
能源方面,虽然欧洲减少了购买,但俄罗斯很快把石油和天然气卖到了亚洲、中东这些地方,像跟中国、印度的能源合作就越来越多,2024年对亚洲的能源出口量比战前翻了快一倍。
粮食方面,俄罗斯本身就是粮食出口大国,就算在战争期间,小麦、玉米的出口量也没怎么减,还能靠粮食出口赚不少外汇。
军工就更不用说了,战争需要大量武器,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不光能满足前线需求,还能出口到一些国家,像伊朗、叙利亚这些,军工产业反而成了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而且俄罗斯还搞了进口替代,以前很多依赖西方的产品,现在本土企业都能生产了,比如汽车、电子产品,这样一来,西方制裁的影响就小了很多。
还有外部环境,其实对俄罗斯也越来越有利。欧洲这边,一开始跟着美国一起对俄制裁、给乌克兰送武器,可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
能源价格上涨让欧洲的很多企业受不了,像德国的一些汽车厂、化工企业,因为能源成本太高,要么减产要么搬到其他地方,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涨了不少,通胀一直降不下来。
所以到后来,欧洲对乌军援的力度就没那么大了,很多国家开始犹豫,不想再把钱砸到战争里。
美国那边也不轻松,马上要大选,国内的分歧很大,而且美国还要应对亚太地区的情况,能分给乌克兰的精力越来越少。
反观俄罗斯,这两年跟亚洲、中东国家的关系越来越近,除了能源合作,在贸易、科技这些领域的合作也在增加,比如跟中国的贸易额,2024年突破了2400亿美元,比战前增长了50%还多,跟印度的贸易额也涨了不少。
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外交和经贸空间就大了很多,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依赖西方。
当然,也不能说俄罗斯一点困难都没有,比如能源基础设施偶尔会遭到袭击,老百姓的生活里有些民用物资还是有点紧张,通胀虽然比之前降了,但还是存在。而且西方的长期制裁,也让俄罗斯在获取一些先进技术和吸引外资方面受到限制。
战场有时候也会僵持,乌克兰偶尔还能得到西方的一些武器支援,这些都可能让战争时间变长,消耗俄罗斯更多资源。
但总体来看,俄罗斯手里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军事上实战锻炼出了更强的能力,经济上有支柱撑着还在增长,外部又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等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很可能会以一个军事、经济、地缘影响力都更强的姿态出现。
而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被拖垮。欧尔班能看出这个真相,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没有被西方的舆论带偏。
Kill all the Jewis
反正是不要停!谁也打不服谁!再打个十几二十年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