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宁夏一对年轻的夫妻,天没亮就出门赶集,走在前方的丈夫突然听到一声惨叫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9-05 12:28:19

1973年,宁夏一对年轻的夫妻,天没亮就出门赶集,走在前方的丈夫突然听到一声惨叫,急忙转身查看,谁知妻子竟消失不见了,而一根长得犹如松塔一般的圆柱形器物,直挺挺的立在那里。 李大壮出生在宁夏固原县一个偏僻乡村,那时候农村条件苦,家里靠种地过日子。他从小帮父母干农活,种土豆玉米啥的,练就一身力气。皮肤黑黑的,手上全是老茧。年轻时娶了同村媳妇,两人一块儿过日子。媳妇也出身农家,干活麻利,负责田里的事儿。李大壮则管运东西,家里住土坯房,东西少得可怜,就几件木头家具和灶台。俩人没上过啥学,认字不多,但日子过得实打实。十来年,他们慢慢从纯务农转成小贩,把自家东西拿到集市卖。挑新鲜蔬菜,用筐装好,媳妇帮着绑牢。李大壮扛扁担,走泥路,躲开石头荆棘。集市上,他摆摊吆喝,媳妇称重收钱。俩人勤快,在当地有点名气。生活就这样循环,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偶尔跟人聊聊村外的事儿。没孩子,就俩人互相靠着。媳妇瘦瘦的,动作快,闲时补衣服做饭。李大壮修农具,确保东西耐用。衣服补丁多,节省惯了。日子苦,但稳当,在乡村里就这样过。 李大壮夫妇的背景挺典型的农村人,那年代宁夏固原那边,很多人像他们一样,靠地吃饭。固原县地势高,土质一般,种的东西有限。他们家几亩地,够勉强糊口。结婚后,俩人分工明确,李大壮力气大,负责重活,媳妇管细活。转行卖菜,是因为自家产的多,卖剩的还能吃。集市在县城附近,走路得几里地。他们习惯了,不带灯也行。生活没啥大起大落,就是重复劳作。俩人关系稳,互相帮衬,没啥大矛盾。文化低,但懂事儿,知道勤奋重要。在当地,别人也这样过日子,没人觉得苦。他们的故事,就从这日常里冒出来。 那天凌晨,李大壮走在前面,媳妇在后头。路黑乎乎的,月光勉强照点。突然媳妇叫了一声,李大壮转头,人没了,只见路边一根歪歪的松塔状东西,反着光。形状圆柱,高约6厘米,直径3厘米,表面一道道纹,像鳞片。颜色黑黑的,看起来诡异。他四处瞅,喊媳妇,没动静。坡下传来声音,原来媳妇被这东西绊倒,滑到沟里。拉上来后,俩人捡起这玩意儿,继续赶路。天亮了,看清楚了,不是普通棍子。 这事儿细节挺多,那根东西其实是墨,松塔形,东汉时期的。媳妇绊倒时,估计路滑,沟不深,就几米。捡起来后,放筐里,没多想。集市卖完东西,带回家。白天再看,纹路细致,黑得发亮。俩人没见过这种,觉得奇怪,就找人瞧瞧。专家一看,确认是古物。 李大壮夫妇捡到这东西后,没藏私,直接上交。专家鉴定,是东汉松塔墨,保存好,质地极品。博物馆收了,给了50元奖励。那时候50元不少,能买不少东西。俩人拿了钱,继续过日子。没因为这事儿变啥,照样务农卖菜。生活节奏一样,早起赶集,种地贩卖。年岁大了,体力差了点,但没停。固原县博物馆现在还存着这墨,成了文物。 后续就这样,夫妇俩没大变化。奖励钱估计花在生活上,买点工具啥的。博物馆记录了这事儿,当成发现案例。东汉墨稀罕,证明当地历史深。夫妇俩晚年还在乡村,日子平平淡淡。他们的贡献,就在上交文物上,帮国家保存历史。

0 阅读:377

猜你喜欢

无畏战士闯龙潭

无畏战士闯龙潭

爱我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