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居里夫人的学生朗之万来到她的住所,一把搂住她说:“我等不急了,现在就

观今言史啊 2025-09-02 15:42:02

1911年,居里夫人的学生朗之万来到她的住所,一把搂住她说:“我等不急了,现在就要你!“居里夫人竟连连点头。谁料,事后,她写给朗之万的情书满大街疯传,朗之万却翻脸辩解:“我不认识她!”   谁能想到大名顶顶的居里夫人,在感情上会有这么狼狈的一面,一次错误的选择让她的人生发生改变。 1911年,45岁的居里夫人因写给同事保罗·朗之万的情书被媒体公开而陷入一场席卷法国的舆论风暴。   这位卓越的科学家一夜之间从科学殿堂的顶峰跌落,被小报称为“波兰荡妇”,甚至有人向她家的窗户扔石头,要求将她驱逐出境。   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1906年,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去世。朗之万作为皮埃尔的学生,在师母最痛苦的时刻给予了帮助和支持。   他不仅协助她处理实验室的工作,还在她因放射病昏倒时背她求医,甚至每周送她雏菊。朗之万自己的婚姻并不幸福,妻子珍妮希望他放弃科研去赚钱,两人经常争吵,甚至发生过肢体冲突。   相似的处境和频繁的接触让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1910年左右,他们在巴黎索邦大学附近租下一间公寓,开始了同居生活。   居里夫人曾希望朗之万离婚,但朗之万的妻子珍妮强烈反对。1911年,珍妮通过雇佣私家侦探获得了居里夫人写给朗之万的私人信件,并将这些信件提供给了媒体。   11月7日,《新闻报》在头版刊登了这些信件,其中一些内容被渲染为居里夫人对性的渴望,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应。   居里夫人因此遭到了猛烈的舆论攻击,被贴上“波兰荡妇”的标签,甚至有人聚集在她的住宅前进行抗议。   朗之万在事件曝光后试图维护居里夫人,甚至与一名记者决斗,但在这场决斗中,他掉落了一张妻子的照片,反而被嘲讽为“虚伪”。   最终,朗之万与妻子达成了一项协议:他回归家庭,但妻子允许他包养一名女工作为情人。居里夫人则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离家,住进了一家废弃的疗养院。   尽管个人生活陷入混乱,居里夫人的科学事业并未停止。1911年12月,她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了她的第二个诺贝尔奖,这次是化学奖,以表彰她分离出金属镭的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时删去了所有关于道德表彰的措辞,仅认可其科学贡献。 居里夫人曾直言:“此奖是为发现镭与钋而颁发的,科学和个人生活没有关系,我将依我的信念行事。”   这场丑闻对居里夫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她一度抑郁,甚至考虑过自杀,但最终为了孩子和科学事业选择了坚强。   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中,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她利用X射线技术帮助战场上的伤员定位弹片,挽救了无数生命,还培训了150名妇女使用X射线设备。   尽管如此,法国政府直到她去世后才真正认可这些贡献。居里夫人与朗之万的关系在风波后逐渐转化为持久的友谊。   1927年,在索尔维会议后的合影中,两人仍被捕捉到一些默契的细节。更具历史戏剧性的是,居里夫人的外孙女后来与朗之万的孙子结婚,让这段往事在家族层面实现了某种和解。   居里夫人最终用一生的成就超越了时代的偏见。1934年她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逝世后,法国政府才为她颁发了表彰奖章。   1995年,她的遗体被迁葬至巴黎先贤祠,棺椁上只刻有方程式,而没有婚戒的图案。她留下的科学遗产和精神力量,至今仍在激励着全世界的人,尤其是女性,去勇敢追求知识和自我价值。

0 阅读:114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