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沓崭新的英语教材,直接砸在我女儿的信心上。 那上面,一个中文翻译、一个音标都没有。设计者们估计正翘着二郎腿,想象着“全英文沉浸式环境”的美好画面。 结果呢?是我女儿第五次把 “interesting” 写成 “intresting” 后,哭肿了的眼睛。那一刻,什么精英教育、接轨国际,都碎成了渣。 这帮搞设计的,简直是活在天上。他们好像默认每个中国家庭都自带外教保姆,默认七八岁的孩子,一夜之间就能长出个“母语脑”。 这不就是递给一个刚学会用筷子的人一把手术刀,然后骂他为什么做不了开颅手术吗? 离谱! 系统甩下来的锅,只能我们家长用肉身去接。深夜台灯下,孩子颤抖着抄的哪是单词?那是我们这代父母,给教育链条断裂处,用血肉打上的“补丁”。多少温柔的妈,硬生生被逼成了24小时在线、自带纠错功能的“人肉点读机”。 有意思的是,那些整天喊“快乐教育”的专家,从来不看凌晨一点的家长群。他们看不到那张被泪水和橡皮屑糊成一团的草稿纸。被擦掉的,根本不是拼写错误,是一个孩子对一门语言最原始的好奇心。 我们这代父母,不是在抢跑,是在填坑。我们拼了命托举的,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起跑线,而是那个随时可能塌方的、和现实脱节的教学地基。 当家长群变成了永不熄灯的教研室,当孩子的周末被压缩成教学大纲的“补位时间”,我们就已经输了。 所以,别再随便给我们贴“鸡娃焦虑”的标签了。你看到的那个深夜咆哮的家长,背后是一代人用血肉填平精英想象和残酷现实之间鸿沟的,一声悲鸣。
一沓崭新的英语教材,直接砸在我女儿的信心上。 那上面,一个中文翻译、一个音标都没
体坛潮流引领者
2025-09-02 04:14:20
0
阅读:66
mo11
确实,现在AI年代,翻译分分钟有AI搞定,学个外语还来上难度,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