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到消息:即将访华的莫迪,做了与普京截然不同的选择 随着即将在我国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和九三阅兵的临近,莫迪总理的外交行程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这次印度总理莫迪访华的安排,令人意外地展现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截然不同的外交策略。 莫迪的外交路线看似谨慎、灵活,充满了骑墙外交的色彩,既想从与我国的关系中获益,又不完全放弃西方阵营的支持。 印度自冷战时期起,一直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注重在全球力量竞争中保持相对独立性。 然而,近年来,印度逐渐呈现出外交上的摇摆不定,尤其是在我国与西方之间的博弈中,印度更是显得举棋不定。 莫迪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展现出了灵活性,既试图加强与我国的关系,又不愿完全站队,这种骑墙式外交成为其主要特征。 莫迪此次访华的行程也凸显了这一外交策略的复杂性。虽然他将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平台,能够促进我国与印度的交流合作。 但莫迪却刻意避开了九三阅兵,这一决定反映了印度在两国关系中的谨慎态度,尤其是印度不愿在敏感的军事和国家自尊心问题上做出过度的让步。 与普京全程参与中俄双边会谈以及阅兵式的积极姿态不同,莫迪的半参与显得尤为突出,突显了印度在处理中印关系时的一种“择优而行”的外交策略。 普京此次访问我国,带着为期四天的全面行程,不仅参与上合峰会,还与我国展开全面的双边会谈,并且亲自出席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 这一系列活动,显然是在向世界宣示中俄友谊的深厚和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普京的全力出席代表了俄罗斯坚定支持我国的外交立场,尤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的合作愈加紧密。 相比之下,莫迪的外交抉择则显得较为复杂,虽然印度与我国的经济合作关系重要,莫迪亦希望通过与我国的交流与合作寻求经济增长。 但他始终未能彻底放弃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合作关系,印度外交的多重面孔使其在国际事务中显得游走于中西之间。 既不想与我国对立,又不愿完全与西方阵营疏远。莫迪的这种外交立场,使得印度在全球格局中始终无法找到一个清晰、坚定的定位。 莫迪在选择是否参加我国阅兵时,除外交考虑外,亦受到印度国内政治和民族情绪的强烈影响。 印度是一个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主义情绪极为强烈的国家,尤其在莫迪政府下,这一情绪得到了强化。 印度的民族主义使得莫迪在做出外交决策时必须谨慎,因为如果他参加我国的阅兵,印度民众可能会将此视为对我国的过度妥协,而这一“妥协”可能会对莫迪的国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印度的阅兵式和解放军阅兵在国际上常被拿来对比。印度的军事装备和训练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并不算最先进。 尤其与我国的先进武器和整齐的军事方阵相比,印度的军事表现相对逊色,莫迪若参加我国的阅兵。 印度民众看到的将是强烈的对比,可能会对民族自尊心造成打击,因此,莫迪选择避免参加这一活动,巧妙规避了可能引发的政治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在访华前,先行访问了日本,这一举动有其深层的战略考量。日本政府此前公开表示不支持各国领导人参加我国的阅兵。 而莫迪的访日行程,显然与日本保持了一定的外交默契,这一外交行动可能暗示印度在多极化国际体系中的立场。 一方面,莫迪希望通过与我国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他又试图通过与日本的接触,增强自身在美国及西方阵营中的筹码,甚至对我国施加一定的外交压力。 莫迪与日本的联合声明,特别是对东海、南海局势的表态,显示出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自主性。 印度与日本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仅使印度获得了更多的投资支持,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使印度与我国的关系更具竞争性。 面对莫迪的选择性访华,我国展现出从容应对的外交定力,我国并没有因为印度的半参与而作出过激反应,反而通过上合组织这一多边平台。 有效协调了与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外交需求,这种弹性参与的方式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多边外交中的灵活性,也反映了我国在面对外交挑战时的自信与坚定。 我国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制度自信,无论莫迪是否参与阅兵,我国的纪念活动照常举行,且不受他国态度的影响。 这种从容与自信,体现了我国对自身发展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强调我国并不依赖任何国家的支持与捧场,依旧坚定走自己的道路。 虽然莫迪试图通过外交策略从中西两大阵营之间获利,但这种摇摆不定的策略可能使印度陷入更大的外交困境。 相比之下,我国展现了成熟、稳健的外交风格,不为个别国家的选择所动摇,反而在多边外交中展现出更强的主导力和吸引力。 在未来,印度是否能够通过这种外交方式为自己争取更多战略利益,仍有待观察。 来源:观察者网2025-08-29姚远梅:访华前先访日,莫迪的“小心思”需要注意一下
中国收到消息:即将访华的莫迪,做了与普京截然不同的选择 随着即将在我国举行的上合
赛博朋克浪客
2025-08-31 01:02:03
0
阅读: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