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张召忠说中了?东拼西凑800亿才建成的双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据媒体20

梦想的曙光 2025-08-30 22:06:37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东拼西凑800亿才建成的双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据媒体2025年8月10日报道,英国这两艘航母从起步就充满挑战,每艘造价超过30亿英镑,但由于经费始终紧张,英国最终放弃核动力方案,转而采用综合全电推进系统。 这一选择虽然降低了建造成本,却为日后频繁发生的机械故障埋下了隐患。“伊丽莎白女王”号在2017年刚投入使用就发生漏水,海水不断渗入舰内,船员不得不经常应对舱内积水。其后不久,该舰又由于消防系统故障导致机库大量喷水,被迫推迟行动计划。 作为姊妹舰的“威尔士亲王”号同样未能幸免,它在2020年连续发生两次严重漏水,其中一次导致动力舱积水近一米,众多电气设备被淹,维修耗时长达半年。 但真正的重大故障出现在2022年8月,该舰在一次出航中螺旋桨传动轴断裂,只能拖回港口维修。检查人员随后发现,左侧螺旋桨也存在安装偏差,可能需要重新调试。 由于维修配件供应不足,英国海军甚至不得不从“威尔士亲王”号上拆下部分零件,用于维持“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运行。燃油过滤器、升降机配件、电气设备等都成为调配对象。 尽管官方否认拆东补西的说法,但承认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确实需要对备件进行调度使用。除了航母本身的问题,舰载机的状况也令人堪忧。 更值得注意的是,舰载机连续出现技术故障。2025年6月,一架F-35B因故障迫降印度机场,仅两个月后,又一架同型战机在日本鹿儿岛紧急降落。 而航母执行远洋任务所需的护航编队,同样显得捉襟见肘。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前往亚太地区时,仅有两艘英军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随行,其余护航力量依赖美国和荷兰提供。 2025年“威尔士亲王”号的亚太部署中,英军只派出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其余靠加拿大、西班牙等国支援。 此外,英国唯一的大型补给舰“维多利亚堡”号已服役三十年,即将退役。如果没有后续替代舰艇,航母的远洋行动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这一切似乎表明,英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已难以支持其全球部署的计划。 那么,为什么英国在实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仍坚持派遣航母远航呢?分析观点认为,一方面是为了维持其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配合美国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存在。 2021年英国航母编队进入南海时,英方高调宣称成功追踪并逼退中国潜艇,还将这一过程制作成纪录片广泛传播。 但专业分析指出,如果确实如英方所说发现的是常规动力潜艇,那更可能是潜艇早已预判航线设伏,而非被英方主动发现。 许多英国民众同样对此表示不解,甚至还有不少网友留言提问:我们的军舰为什么跑到离本土那么远的地方?他们难道不应该优先守护好我们的周边海域吗? 可见,不仅外界质疑,英国公众也对海军远航行动的实际意义感到困惑。 同时,海军在日常训练、维护管理和人员素质方面也存在改进空间。2021年,一架F-35B坠海事故的原因竟然是地勤人员忘记取下发动机进气道的防护盖。 2024年1月,两艘英军猎雷舰在巴林相撞,造成舰体严重受损。这些低级错误反映出英国海军在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上可能存在疏漏。 放眼全球,美国依靠雄厚财力维持着大型航母舰队,中国注重循序渐进、自主创新,法国选择发展中型航母以平衡成本与性能,每个国家的航母发展路径都应与自身国情和实际需求相适应。 对英国而言,或许应当重新审视其海军发展战略,是继续维持两艘航母的体面而牺牲实际战斗力,还是集中资源确保一艘航母的真正战备水平? 参考资料: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舰载机F-35B连发故障 专家:英国“秀肌肉”翻车——环球时报2025-08-10 解读:曾被寄予厚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为何命运多舛?——新华网2024-05-10 英媒:“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沦为“废料场”,负责给“伊丽莎白女王号”提供配件——观察者网2023-04-25

0 阅读:65
梦想的曙光

梦想的曙光

梦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