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中国失败后,特朗普又收到噩耗,25 国忍无可忍,决定反抗美国 特朗普最近的处境,有点像按下葫芦浮起瓢。一边在白宫高调威胁中国,声称要用200%关税“惩罚”中国稀土出口;另一边,却突然遭遇25个国家的集体“断邮”反制。关税棒子还没落到别人身上,反倒先砸了自己。 稀土:美军装备绕不开的依赖 特朗普的“狠话”,出现在8月25日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记者会上。他宣称,如果中国不继续供应稀土磁铁,美国将对华商品加征200%关税,还暗示自己握有“不可思议的牌”。这种话听着唬人,但细看就知道是虚张声势。真有底牌,哪会提前全世界都喊? 稀土对美国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从新能源汽车、电机到智能手机、风电机组,几乎无处不在。更要命的是军工——一架F-35战机需要408公斤稀土材料,“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消耗2.3吨,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高达4.2吨。根据统计,美国现役和在研的153种主战装备里,87%离不开中国稀土的深加工环节。 美国虽然有矿,但没有成熟的精炼和分离工艺。中国掌握了全球约九成的加工能力,高纯度分离技术更是独步全球。离开中国,美国稀土供应链立刻断层。 事实已经证明过。4、5月间,中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环比骤降58%和81%,福特汽车6月就因此被迫停产部分生产线。7月美国急急忙忙增加进口,但那点量还不到中国当月总出口的九分之一。真正握牌的,是北京,不是华盛顿。 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需求爆发的背景下,稀土需求只会持续攀升。特斯拉一台人形机器人,需要约3.5公斤高性能钕铁硼磁材,比一辆新能源汽车还多。特朗普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虚张声势,实际上是拿美国制造业和军工产业的命运冒险。 25国“断邮”:盟友忍无可忍 还没等稀土威胁奏效,美国又迎来一个噩耗。联合国万国邮政联盟宣布,已有25个国家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名单里不光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这样的欧洲盟友,还有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这些亚太伙伴,甚至俄罗斯和保加利亚也赫然在列。 这并非偶然,而是特朗普一个月前签署的行政令的直接后果。自8月29日起,美国取消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这个“小额豁免”看似不起眼,却是跨境电商的生命线。仅2024年,美国就有13.6亿个免税包裹入境,总价值646亿美元,平均每天400万件,其中六成来自中国。 特朗普仓促推政策,却没交代清楚税怎么收、流程怎么报、系统怎么接。各国邮政担心包裹滞留海关,只能无奈集体“断邮”。 受影响的,首先是美国消费者。英国手工艺品公司Wool Warehouse干脆停止对美发货,英国珠宝制造商Shed Maid则决定关店,韩国化妆品品牌欧利芙洋直接加收15%费用。一些美国消费者已感到切肤之痛:一笔411美元的童装订单,被额外加收44美元“关税附加费”。专家测算,这一政策将让美国消费者额外支出110亿到130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连锁反应。UPS宣布裁员2万人,关闭73座仓库;洛杉矶港预计来自亚洲的货运量减少35%。美国海关70个港口的千余名专员,面对每天400万件新增申报,几乎不可能消化。 回旋镖效应:盟友和市场一起反弹 特朗普本想借关税打击“外国商品”,结果逼得盟友集体翻脸,还把本土消费者推到对立面。欧洲邮政联盟直言:“流程不清晰,我们别无选择。”这已经不是盟友反水,而是被华盛顿的草率政策硬逼到反抗。 如果说稀土威胁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的结构性依赖,那么“断邮风波”则揭示了另一层现实:美国并不是供应链的主导者,而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胡乱加税,反噬的是自己。 从稀土争端到邮政危机,特朗普的两手操作看似不同,本质却一样——妄图用关税来解决结构性矛盾。但中国稀土产业经过数十年积累,美国短期根本无法替代;而小额包裹政策牵涉的,是全球数亿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关税在特朗普手里,不再是谈判工具,而成了回旋镖。对华威胁失灵,转身又被盟友“断邮”,美国不仅没有得到筹码,反而加速透支了自己的信誉。 全球化时代,供应链早已你中有我。单边主义只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孤立。 参考资料: 《中方:稀土不是美国的“威胁牌”》新华社 《25国暂停向美寄送包裹,专家:美国或损失470亿美元》环球时报
威胁中国失败后,特朗普又收到噩耗,25国忍无可忍,决定反抗美国 特朗普最近的处
半暖半夏微光
2025-08-29 19:47:42
0
阅读:324
王平
八十多岁的人,智商连小孩不如,难道美国人全部消失,为什么选老头当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