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连这点知识都不知道吗?”浙江杭州,一女大学生在某餐厅打暑假工时,因为帮客人退了一瓶茅台,结果被餐厅经理指责,并以标签损坏影响二次销售为由,要求女大学生赔偿1000元。其余由经理来分担。可女大学生感到十分委屈,坚称不是自己弄的,谁知经理却说这么贵的酒难道不检查吗?一个大学生连这点知识都不懂吗?无奈之下,女大学生选择了报警,可没想到,经理却当着民警的面要求女大学生全额赔偿2600元。最终,女大学生选择了买下这瓶茅台酒。 为了赚学费和生活费,小王从5月底就在这里做服务员,工作一直挺认真的,每个月加上全勤能拿到手五千块钱左右。前两个月的工资都顺利结了,她以为这个暑假会平稳度过。 变故发生在8月15号晚上。一个包厢的客人要退一瓶没开的茅台,小王按规矩把酒送到前台,就回去忙了。谁知道,经理后来发现瓶盖标签有那么一点点损伤,就一口咬定这酒卖不出去了。 责任该谁来负?经理的眼睛直接锁定了小王,因为她是经手人。小王当时就懵了,她很确定自己没碰坏标签。她跑去问客人,问前台,问同事,一圈下来,谁都说没动过。 餐厅拿不出任何监控,证明是小王弄坏的。可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责任还是被强行扣在了这个暑期工头上。经理甚至开始道德说教:“你是个大学生,茅台多贵你心里没数吗?” 当记者介入,追问劳动合同和社保时,经理的说法就更有意思了。他坚称小王是“正式员工”,不然哪能拿那么高的工资?还说她接受过专门培训,懂得怎么对待贵重物品。 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你就是正式工,必须懂规矩、负责任。可当小王反驳自己从没签过合同、没交过社保、更没参加过什么培训时,这个身份又好像不存在了,它成了一个无比方便的工具,需要时拿出来压人,不需要时就扔到一边。 一开始,经理的方案听着还算“通融”,让小王赔1000块,剩下的两位当班经理分摊。但对小王来说,1000块是她月薪的四分之一,背后还压着学费的重担。她试着提出一个理性的建议:赔货不赔钱,用等价的酒液来抵偿。 这个提议彻底激怒了经理,他觉得小王太“不懂事”,还用“电视坏了是不是还要切一半回家”这种话来讽刺她。沟通的路被彻底堵死,屈辱之下,小王选择了报警,并联系了记者。 她为自己争取公正的举动,换来的却是对方撕破脸的报复。赔偿金额,从最初需要分摊的1000元,一夜之间暴涨到她一人承担全部进货价2600元。这笔钱,与其说是酒的成本,不如说是对她“不听话”的罚款。 最终的调解结果是,餐厅提前结清小王半个月工资,而她花2600元买下了那瓶说不清道不明的茅台。网上有人同情她,也有人觉得她把事情闹大,才落得个两败俱伤。但这2600元,是她为维护自己尊严付出的代价,也是一堂无比残酷的职场入门课。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1818黄金眼
“大学生连这点知识都不知道吗?”浙江杭州,一女大学生在某餐厅打暑假工时,因为帮客
烟雨评社
2025-08-29 11:18:16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