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年,朱元璋乘坐一艘小船来到洪都城下,把守城将领朱文正叫到面前,拿出马鞭狠

历史趣闻挖掘机 2025-08-29 08:51:32

1365年,朱元璋乘坐一艘小船来到洪都城下,把守城将领朱文正叫到面前,拿出马鞭狠狠打了几下,然后下令将他关押起来,择日押赴刑场处死。

曾经最信任的侄子,洪都保卫战的救世英雄,为何在短短两年后就成了朱元璋眼中的死敌?一场马鞭惩戒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背叛与恩怨?这个29岁就香消玉殒的天才将领,究竟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 朱文正本来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人。这小子从小父亲就死了,跟着母亲王氏过日子。1353年朱元璋打下滁州,母子俩就投奔过来了。朱元璋那时候还没儿子,把这个侄子当亲儿子养,马皇后也疼得不行。 说起来朱文正还真有两把刷子,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功。特别是攻打集庆路的时候,这小子表现得相当出色。朱元璋问他想当什么官,朱文正回答得特别漂亮:"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这话让朱元璋高兴坏了,觉得这侄子懂事有分寸。 到了1361年,朱元璋把枢密院改成大都督府,直接让朱文正当大都督,掌管全军。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位置,相当于军队一把手。当时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都在,朱元璋却把这么重要的职位给了朱文正,可见有多信任。

1363年的洪都保卫战让朱文正彻底出了名。陈友谅带着60万大军围攻洪都,朱文正手里只有几万人。按理说这仗没法打,可朱文正偏偏守了85天,硬是把陈友谅给耗住了。这期间城墙被轰塌好几处,将领战死一大批,朱文正愣是没让陈友谅进城。等朱元璋援兵一到,陈友谅只能撤退,最后在鄱阳湖被彻底打败。 可就是这么大的功劳,朱元璋论功行赏的时候却把朱文正给忘了。常遇春、廖永忠这些人都得了重赏,朱文正啥也没有。这下朱文正不干了,心里憋着一肚子火。他开始在江西胡作非为,强抢民女,随意杀人,连用的床都刻着龙凤图案,明摆着想当皇帝。 更过分的是,朱文正还跟张士诚勾搭上了。朱元璋明令禁止向张士诚买盐,朱文正偏偏从江西开批文,让人去张士诚那儿买盐,还给了张士诚不少军费。这在朱元璋看来就是叛国行为,绝对不能容忍。 按察使李饮冰把朱文正的这些事都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一开始还不信,派人去责骂朱文正,让他改正。结果朱文正不但不改,反而更加猖狂,李饮冰又报告说朱文正有异心,要投靠张士诚。 朱元璋彻底怒了。1365年,他悄悄坐船来到洪都城下,叫朱文正出来见面。朱文正还以为叔父是来看望自己的,急急忙忙跑出城。没想到一见面,朱元璋二话不说抽出马鞭就是一顿暴打,边打边问:"你打算干什么?" 打完之后,朱元璋下令把朱文正绑起来,关进大牢,准备择日处死。消息传回应天,马皇后赶紧跪下求情,说朱文正只是性格刚强,没别的心思。朱元璋念在夫妻情分上,最终没杀朱文正,而是把他软禁在桐城。

关于朱文正怎么死的,史书记载不一样。有说他抑郁而死的,也有说朱元璋用鞭子活活打死他的。朱元璋后来对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说过:"汝父大逆不道,恣肆凶恶,逆乱之谋愈演愈烈,于是我用鞭刑打死了他。"不管怎么说,朱文正确实在1365年就死了,年仅29岁。 朱文正死后,朱元璋也有些后悔。1370年,他把朱文正8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这个王位一直传了14代,成为明朝唯一一个非朱元璋血统的王族。这既是对朱文正功绩的认可,也算是朱元璋对侄子的一种补偿吧。 朱文正这个人其实挺复杂的。说他有才能,那是肯定的,洪都保卫战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他确实犯了大错,背叛朱元璋投靠敌人,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死罪。如果他能安分一点,不那么狂妄自大,说不定能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享受荣华富贵。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一代军事天才就这样陨落了,令人唏嘘不已。朱文正的悲剧究竟是性格使然,还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你们觉得朱元璋处理这件事是对是错?如果朱文正没有背叛,明朝的历史会不会改写?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挖掘机

历史趣闻挖掘机

历史趣闻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