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仗不能白打,普京请中国出山,中方的回应,算是很给他面子了。8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俄罗斯记者提问:“停火后,中国是否愿意担任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发言人毛宁的回应简洁却耐人寻味:“中国会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俄罗斯打了三年仗,坦克开出去不少,能源出口又被西方卡着脖子,连莫斯科超市里的法国奶酪都换成了本地替代品。这时候想找个能说上话又有分量的中间人,放眼全球,也就中国最合适。 毕竟中国手里握着两样硬通货:跟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王毅访俄时都说这种关系“稳如泰山”;乌克兰也认的中立立场,去年习近平主席跟泽连斯基通电话后,中方还派了代表团去基辅,两边都能说上话。这种左右逢源的本事,美国做不到,欧洲更没这资格。 毛宁那句“自己的方式”堪称教科书级回应,2023年中国就拿出过12点和平方案,里面既提了尊重各国主权,又说了要重视合理安全关切,两边都不得罪。现在说“继续”,等于告诉普京“之前咋做的,以后还咋做”,没改口就是最大的定心丸。 这面子给得有多实在?看看西方的态度就知道了。美国天天喊着“中国提供军援”,却拿不出真凭实据;欧洲嘴上说“欢迎调解”,暗地里却给乌克兰递武器。 只有中国真把劝和促谈当正事办,王毅去年跑了法、意、匈、俄四个国家,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苦口婆心讲“政治解决”,连俄罗斯智库都夸中国“有推进停火的态度和能力”。 中方这“自己的方式”里的学问,既不是俄罗斯希望的“选边站”,也不是西方要求的“谴责俄罗斯”,而是走中间路线。就像村里调解宅基地纠纷,既不偏袒老户,也不纵容新户,只说“按规矩来,坐下来谈”。 中国提的方案里,既说要尊重领土完整,又说要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这种平衡术让两边都能接受。去年基辛格就说过,“中国介入后谈判会有进展”,现在看来这话没说错。 俄罗斯心里门儿清,真要让中国明确当“安全保障者”不现实。且不说中国向来不搞军事同盟那套,真答应了,乌克兰那边该不乐意了,欧洲更得跳脚。但中方没把话说死,反而强调“劝和促谈”的连续性,这就够了。 普京请中国出山,是借重中国的影响力;中方留有余地的回应,是既守原则又给情面。三年仗打下来,谁都想喘口气,中方这手“继续劝和”的牌,既没让俄罗斯在盟友面前丢面子,又没把自己架到火上烤。 这种“看破不说破,帮忙不添乱”的智慧,可比直接拍胸脯担保高明多了,毕竟真能让两边坐下喝茶的,从来不是硬邦邦的承诺,而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周旋。
中国迟迟无法入局,愤怒的普京一声令下,完全不把欧美30国放眼里。在乌克兰拒绝将我
【30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