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大臣好样的! 最近荷兰政坛这出大戏,实在太精彩。 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带着新社会契约党的一群大臣集体辞职,直接把看守政府逼到崩盘边缘,就因为在支持以色列这事儿上,内阁里吵得不可开交。 这事儿说起来挺讽刺,荷兰本来想在中东议题上摆摆 “中立国” 的架子,结果反倒把自己的政治底裤扒得一干二净。 事情得从今年年中说起,极右翼自由党因为不满移民政策退出联合政府,吕特政府先垮了一次,后来凑出来的看守内阁本来就像临时搭的草台班子,没想到才俩月就又出乱子。 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突然跳出来,要禁止进口以色列定居点的商品,还把以色列两个极右翼部长列为 “不受欢迎人士”。这举动没跟自民党、农民党这两个执政盟友商量,直接把人家惹毛了。 毕竟自民党跟以色列的经贸往来盘根错节,荷兰一半以上的高科技设备出口要靠以色列的芯片技术;农民党更担心,要是得罪以色列,中东那边的农产品进口渠道会被卡脖子,到时候荷兰超市里的橄榄油、椰枣都得断供。 俩盟友一反对,费尔德坎普的提案在议会直接被毙了。这位大臣也是个硬脾气,8 月 22 号直接递了辞呈,还放话 “不能看着加沙的苦难不管,你们不愿出头,我自己走”。 更绝的是,新社会契约党的其他八位大臣,从副首相到教育部长,跟着一起撂挑子,把看守内阁的核心部门抽空了一半。首相斯霍夫急得跳脚,只能让国防大臣临时兼管外交,司法大臣顺带管内政,活脱脱上演了一出 “一人多岗凑数” 的闹剧。 其实这事儿早有伏笔。荷兰表面上喊着 “中立”,但跟以色列的关系一直不清不楚。上世纪 90 年代,荷兰给以色列偷偷卖过防空导弹技术,被阿拉伯国家发现后,直接断了荷兰 30% 的天然气供应,差点让荷兰冬天没暖气。 现在费尔德坎普想拿 “支持巴勒斯坦” 刷好感,却忘了国内还有 6% 的穆斯林选民,左翼政党天天在议会里喊着 “制裁以色列”,而极右翼又死死抱着 “亲以” 立场不放,两边的拉扯让政府根本没法站队。 现在荷兰的麻烦才刚开始。看守内阁就剩自民党和农民党撑着,10 月底就要大选,这俩党支持率还在往下掉。更头疼的是经济,荷兰今年通胀率一直徘徊在 5% 以上,能源价格涨得老百姓快用不起电,政府却还在中东议题上内耗,连新的能源补贴政策都没时间推。 说白了,荷兰大臣们这波辞职,看似是 “坚守立场”,实则是把国内的政治矛盾和利益纠葛全暴露了。既想在国际上装 “道德标杆”,又舍不得放弃跟以色列的利益往来,最后只能自己砸了自己的摊子。 接下来就看荷兰选民买不买账了,要是选出来的新政府还搞这种 “左右摇摆” 的操作,那荷兰政坛的热闹,恐怕还得接着演。
美国不敢打朝鲜,别扯什么心善,说白了就是被朝鲜的核威慑掐住了要害。朝鲜和伊朗不同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