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摊上大麻烦了! 韩国总统李在明今天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表演了一场自取其辱的大戏,不但在飞临美国时没有受到相应规格的礼遇,一国总统仅仅只有两个美国官员接待,还惨遭美国下马威,摊上了一个天大的麻烦,让他在卖国和得罪主子间艰难徘徊,难以决策! 要知道,半年前日本首相石破茂访美时,特朗普不仅亲自到停机坪迎接,还大张旗鼓搞了联合声明,号称要开启 “黄金时代”。同样是美国盟友,待遇差距咋就这么大? 李在明这趟美国之行,不光面子丢尽,更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 —— 一边是国内骂他 “卖国” 的声浪,一边是美国主子步步紧逼的下马威,这总统当得简直像走钢丝。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美国给李在明的 “见面礼” 竟是一份赤裸裸的 “要钱清单”。特朗普在会谈中张口就要韩国把国防预算提到 GDP 的 3.8%,每年掏 100 亿美元给驻韩美军买单,这比原来的金额翻了十倍。 更狠的是,他居然要求韩国把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交出来,理由是 “美国花了钱建设”。这哪是盟友间的商量,分明是债主上门催债的架势。 李在明在专机上还嘴硬说要 “捍卫国家利益”,结果到了白宫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会谈全程才 30 分钟,连份联合声明都没捞着,创下了韩美峰会的最短纪录。 更让他头疼的是那份签了字的 “经济卖身契”。为了让美国把对韩关税从 50% 降到 15%,李在明答应给美国砸 3500 亿美元投资,其中 1500 亿专门用来帮美国振兴造船业。 可韩国造船企业心里的苦谁知道?美国有个《琼斯法案》,规定船只要么全在美国造,要么就别想进美国市场。这意味着韩国企业得把全套技术和工人搬到美国,等于硬生生割肉喂狼。 业内人算过账,光是新建工厂和培训工人就得额外花 25% 的成本,最后很可能是替美国人打工还不赚钱。汽车企业更倒霉,原来零关税的好日子没了,现在得跟日本车一样交 15% 的税,韩国汽车协会气得直骂 “这协议还不如不签”。 国内的骂声已经快把李在明淹没了。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直接给这次访问打了 50 分,说他在特朗普面前 “点头哈腰像个跟班”,连个共同记者会都争取不到,纯属 “外交惨案”。 老百姓更不傻,知道 3500 亿美元投资意味着什么 ——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不是得靠增税和削减福利来填窟窿。 有人在青瓦台网站发起请愿,一天之内就收集到 20 万个签名,要求罢免李在明,标题就叫 “别把国家卖了换狗粮”。 可李在明敢得罪美国吗?答案是真不敢。韩国经济命脉捏在美国手里,半导体、汽车这些支柱产业对美出口占了大头。 美国要是不高兴,随便加个关税就能让韩国企业哭爹喊娘。更别提安全上还得靠驻韩美军当 “保护伞”,特朗普早就放话了,“不掏钱就考虑撤军”。 这边刚对美国笑脸相迎,那边中国市场又不能丢 —— 韩国每年对中贸易顺差上千亿美元,三星、SK 海力士在中国的工厂雇了几十万人,真要是听美国的话跟中国硬刚,这些企业第一个就得破产。所以李在明才偷偷派特使去中国,想两边讨好,结果被美国媒体扒出来,这下更是里外不是人。 最讽刺的是美国对盟友的 “区别对待”。日本首相石破茂访美时,又是送高尔夫球杆又是承诺万亿美元投资,特朗普当场就拍板说 “日美关系从没这么好过”。 再看看李在明,带了 3500 亿美元的大礼,换来的却是连基地所有权都要被惦记的羞辱。这说明在美國眼里,盟友也分三六九等,韩国显然排在后面。 现在李在明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答应美国的要求,国内骂他卖国;不答应,美国就给穿小鞋。 那些跟着他访美的企业老板们更是一肚子火,明着是去美国谈合作,实则是被绑上战车当人质。韩国统一研究院的专家说得实在:“第一颗纽扣就扣错了,后面怎么穿都别扭。” 这场闹剧说到底,不过是美国霸权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 在 “美国优先” 的逻辑里,盟友的尊严和利益,从来都只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 李在明的麻烦,其实是所有依附型国家的共同困境:主子的脸色难伺候,家里的日子更难过。
中方的回应,这次与俄罗斯截然不同,让特朗普惊㤉!8月28日,路透社报道:“北
【21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