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啥敢于游说欧亚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因为日本的战后改造是史上最失败的胜利者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5-08-28 09:08:03

日本为啥敢于游说欧亚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因为日本的战后改造是史上最失败的胜利者工程之一,以至于日本像个无法走出过去的鬼魅幽灵,在亚太地区徘徊不去。 其实,日本政府一直在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亚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据说日本已通过驻外使馆向其他国家解释,中国的纪念活动过分强调过去历史,带有浓厚的反日色彩,领导人应慎重考虑是否参加。 呵呵!一个战败国竟然敦促其他国家不要参加九三阅兵,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但日本对九三阅兵的恐惧,恰恰说明其对自身历史罪责从未彻底清算的深层焦虑。 1945年8月15日,裕仁颁布《终战诏书》,全文约600多汉字,日文原文816字。8月15日,816个字,以日本人喜欢阴阳玩暧昧的习惯,我觉得他们是故意将日文字数调整到816的,暗示日本并非“投降”,而是“终战”。 裕仁强调原子弹的“残酷性”和战局不利,称继续战争将“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对盟邦表示“遗憾”,却未向受害国道歉,仅强调“维护国体”和“发扬国体之精华”。 将侵略包装成“东亚解放”和“自存”需要;强调日本国民牺牲,却无视受害国民众苦难,对战争罪行毫无歉意;回避战败事实,将投降塑造为“拯救日本”的高尚行为,甚至表示“打输了是一种遗憾”。 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匪夷所思的“投降”书,日本学者说:“这份诏书定下了日本战后历史认知的基调,我们不是罪人,而是受害者。”2013年安倍的“侵略定义未定论”和2022年的“积极和平主义”,都延续了诏书的话语体系。 反观苏联对德国的改造,很少听说俄罗斯人恨德国人,为啥?因为俄罗斯人已经报了所有的仇。苏联不仅全面审判纳粹战犯,没收德国领土,还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思想改造。 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胜过千言万语。他说:“谁忘记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对罪行的忏悔不可谓不深刻。日本呢?美国绥靖给了日本人死不认罪的底气,以至于对战后日本的改造变成了“烂尾工程”。 裕仁就被剔出了甲级战犯名单,“南京大屠杀”头号元凶朝香宫鸠彦王连甲级战犯名单都没上,一直到活到1981年才死,94岁,为啥?因为他是皇族,是裕仁的叔父。 所以,裕仁逃出生天后,很多跟皇室沾亲带故的坏逼也都鸡犬升天了。最终被列入东京审判的甲级战犯名单只有28人,仅7人被执行死刑,由东条英机领衔绞刑名单。裕仁不仅活下来了,还特么活了88岁,甚至还在战后执政了44年。 不客气的说,不清算裕仁,就别指望日本正视历史。不彻底清除法西斯余毒,就别指望日本爱好和平。有些人可能会说,裕仁都死三十年多年了,还有必要清算吗? 当然有必要!因为现在的日本就是从“裕仁无罪”的土壤中长出来的,那些财阀、政客和军人就是这片“恶之土”上再次绽放的“恶之花”。只有对于裕仁进行彻底清算,才能撕掉他们的伪装,才能让世界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 否则,这些后遗症就会像没有彻底清创的伤口,必将持续化脓感染着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目前,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正在不断升级发酵,而且搞出了一堆极其荒诞的言论。比如,前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甚至叫嚣:“待中国衰弱时再一决胜负”。 这种赤裸裸的对抗性思维,揭示了日本对华敌意的历史延续性。其实,从唐朝白江口之战到明朝倭寇侵扰,从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日本对华侵略性并非军国主义者的偶然冒险,而是其国家战略的持久体现。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民众“男的卖血,女的卖身”支持战争;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各行各业全民参与战争动员。这些历史事实无情地戳穿了“日本普通人是无辜的”天真想象,可以说,日本人对华侵略性深植于其国家战略文化基因。 日本对九三阅兵的过度反应,恰恰说明了这类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法西斯自己蹦出来抗议,正好说明反法西斯运动依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其实,中国对日本已经足够宽容大度了,放弃战争赔款、没有战后驻军、不在民间刻意煽动仇日情绪。但这种不对称的宽容,反而助长了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气焰,为啥? 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未除,战争责任主体模糊不清,历史认知被回避与歪曲了。因为没有经过彻底清算的历史,永远不会真正成为过去。 但历史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真相也不会因为修饰而改变。九三阅兵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军国主义幽灵仍在日本上空徘徊,也照见了东亚和平的唯一道路:只有彻底清算历史,才能真正迈向未来!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东西南北风

金鱼记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