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寒冬,一位身高仅1米5的湖南女商人,被同伴强行推入3米深的废弃下水道。她将身上衣物一件件褪去,不吃不喝,在冰冷井底被困整整两天三夜。谁曾想,正是这些被丢弃的衣物,最终成为她绝处逢生的救命稻草。 【消息源自:《海口日报》2013年12月15日头版报道《暴雨夜女子坠井63小时生还》,海南省公安厅2014年1月案件通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4)琼01刑初字第87号】 雨水顺着井壁渗下来的时候,郭玉梅正用牙齿撕扯着针织衫的袖口。她的指甲已经翻起两个,右手中指磨得见了血肉,但比起这些疼痛,更让她发慌的是头顶那块纹丝不动的木板——那是凶手郭支红最后盖上去的,压住了原本就沉重的铸铁井盖。 "姐,这巷子近,咱抄个近道。"三天前郭支红说这话时,手里还殷勤地替她撑着伞。海南十二月的雨又密又急,打在伞面上像催命的鼓点。郭玉梅现在想起来,那会儿郭支红扶着她胳膊的手,其实一直在发抖。 这个在湖南老家开小超市的同乡,去年问她借十万块钱时说"就当存银行"。郭玉梅教了二十年初中语文,存折里攒的都是早晚自习的补贴。她记得自己递存折时还叮嘱:"你闺女不是要艺考吗?这钱..."话没说完就被郭支红攥住了手:"放心,春节前连本带利。" 巷子里的积水漫过脚踝时,郭玉梅突然觉得后背一凉。不是雨水,是郭支红的手突然从她腋下穿过,像钳子似的把她往右侧一扳。她最后看见的是对方充血的眼睛,和那句混在雨声里的:"下辈子别催债催这么紧。" 井底比想象中深,污水瞬间没到胸口。郭玉梅扑腾着抓住一根凸出的钢管,指甲"咔"地劈在混凝土上。上面传来木板拖动的声音,然后是井盖"咣当"落定的闷响。所有的光都消失了,只有排水管里汩汩的水声,像某种消化食物的声响。 "有人吗——"喊到第七声时,郭玉梅开始撕自己的衣服。这件墨绿色针织衫是出发前新买的,现在成了她唯一的工具。她把金属扣在水泥上磨,磨到虎口裂开才扯开线头。排水管离井口三米多,她试着把布条甩上去,第四次才搭住管口。 第二天下午,附近幼儿园老师林小芬下班路过时,总觉得有"嗒嗒"声。她蹲下来系鞋带,突然看见井盖缝隙里有什么在反光——那是郭玉梅用钥匙串晃出的光点。后来做笔录时,林小芬比划着说:"那手指头白得像泡发的银耳,还在滴血。" 警察撬开井盖时,郭玉梅正用牙齿咬着布条把自己吊在半空。她的左脚卡在管道缝隙里,右腿全是刮伤,但看见制服的那一刻突然笑了:"同志,我能指认凶手。"后来法医说,人在严重脱水时根本不该有力气说话。 结案后刑警队长在报告里写:"嫌疑人提前三天踩点,专门选了这口正在维修的窨井。"郭支红不知道的是,维修工留下的那截钢管,成了救命的关键。判决那天,郭玉梅把染血的针织衫带进了法庭,无期徒刑宣判时,她轻声对记者说:"早知道该让他写欠条。"
湖南湘潭,一男子月薪8000,每月偷摸给父母300元,妻子发现后,把家里东西全部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