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姑娘许艾菲无偿为一位白血病男孩捐献骨髓。男孩痊愈后专程找到恩人,稚嫩而坚定地说:"姐姐救了我的命,等我长大了,我来守护你!" 【消息源自:《杭州女子捐髓救初中生 爱心接力点燃生命希望》2017-07-12 钱江晚报】 六月的杭州已经热得让人冒汗。许艾菲正盯着电脑屏幕改设计稿,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您好,是许女士吗?我是浙江省红十字会的王医生。"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您五年前留存的造血干细胞样本,现在和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 许艾菲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办公桌边缘。她想起大学时那个总在图书馆遇见的学长,也是得了白血病,最后没等到合适的配型。当时她哭了一整晚,第二天就去献血车登记了骨髓捐献。"患者情况很危急吗?"她听见自己问。 "是个14岁的台州男孩,化疗效果不理想,现在只能靠输血维持。"王医生的声音低了下去,"您是唯一十个位点全相合的志愿者。" 挂掉电话,许艾菲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她上网搜了捐献流程,看到"骨穿""麻醉"这些词时,鼠标在屏幕上划出凌乱的轨迹。晚上回家,她刚提起这事,母亲手里的菜刀就"咣当"掉在案板上:"抽骨髓?那不是要在脊椎上打洞?" "妈,现在都是抽外周血了,就跟献血差不多。"许艾菲翻出手机里的科普视频。父亲戴着老花镜,把医学资料反复看了三遍,最后摘下眼镜说:"我查过了,风险确实不大。人家孩子等着救命呢。" 体检那天,护士拿着针管笑道:"要连续打五天动员剂,可能会腰酸背痛哦。"许艾菲没想到会这么难受。第三天晚上,她蜷在床上像只虾米,骨头里像有千万只蚂蚁在爬。母亲红着眼睛给她揉腰:"要不咱不捐了?"许艾菲摇头:"那孩子现在肯定比我疼十倍。" 采集室里的血细胞分离机嗡嗡作响。7月11日早上八点,护士把针头扎进她手臂时,许艾菲突然问:"王医生,那孩子知道今天手术吗?""知道啊。"王医生调整着输液管,"他妈妈托我带话,说等孩子好了,要考杭州的大学当面谢您。" 机器运转了五个多小时,许艾菲看着深红色的血液在透明管子里循环。当23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封存时,护士突然惊呼:"快看!"采集袋里淡粉色的液体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像早春的樱花汁。这些"生命种子"被立即送往机场,由绿色通道直送移植医院。 三个月后,许艾菲收到红十字会转交的水彩画。画上是戴着口罩的男孩站在樱花树下,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谢谢姐姐让我看到春天。"她不知道,此刻医院的染色体检测报告上,"100%供者型"几个字让整个病房哭成一片。 第二年春天,许艾菲在西湖边偶遇正在做宣传的献血车。志愿者举着的牌子上写着:"浙江骨髓库新增志愿者破万"。她走过去填表时,听见两个大学生嘀咕:"听说现在捐骨髓不打骨穿了?""早就不用啦!就跟输液似的。"许艾菲和采血护士相视一笑,窗外的樱花正扑簌簌落在献血证上。
2017年,浙江姑娘许艾菲无偿为一位白血病男孩捐献骨髓。男孩痊愈后专程找到恩人,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8-28 06:25:33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