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警告中国“必须供应稀土磁铁”,否则将面临200%关税! 当地时间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会晤韩国总统李在明时,突然对中国发出赤裸裸的威胁:如果中国不继续向美国供应稀土磁铁,美国就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他毫不掩饰地强调,这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 没有中国的稀土磁铁,美国的导弹、战机和尖端武器系统可能面临瘫痪。 稀土磁铁听起来普通,却是现代工业的“隐形心脏”。从新能源汽车电机到智能手机振动模块,从F-35战机的导航系统到洲际导弹的制导装置,都离不开这类材料。而中国在这领域几乎形成绝对掌控:全球90%以上的稀土开采、精炼和磁铁制造都集中在中国手中,特别是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被业内视为中国的“王炸”武器。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其军用稀土磁体80%以上依赖中国供应,这种依赖早已成为美国战略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 特朗普看似气势汹汹的威胁背后,其实透着急切与焦虑。他特意提到美国手握“反制筹码”——飞机零部件。他声称曾“慷慨”向中国提供波音零件,“否则中国200架飞机飞不起来”,暗示随时可切断供应。然而这种不对称威慑更像一场豪赌:中国稀土供应若中断,美国军工生产线可能数周内停摆,而中国即便面临飞机零件短缺,尚有缓冲时间和替代选项。 事实上,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控极有章法。今年4月中国对稀土磁铁实施出口管制后,7月出口量却环比大增75%,对美出口更同比激增75.5%,达到619吨。这种“收放自如”的策略,既表明中国并未彻底掐断供应,也凸显其精准调控能力,通过配额和审批动态调节市场,既保持谈判筹码,又避免将美国逼入绝境而引发极端反弹。 至于特朗普扬言的200%关税,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美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已从年初的2.44%飙升至20.11%,若再叠加极端税率,通胀压力将雪上加霜。高盛报告指出,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预计10月将升至67%。更关键的是,这种单边制裁严重违反WTO规则,可能引发多国反制,进一步削弱美元贸易体系信誉。因此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狠话更多是谈判前的心理施压,旨在迎合国内选民对“强硬领袖”的期待,尤其在2025年大选临近的敏感时刻。 美国并非没尝试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加州芒廷帕斯矿重启后,精矿仍要运到中国提纯;电子垃圾回收技术成本高昂;开发澳大利亚、格陵兰等地矿产又受制于基建和环保阻力。中国早已构筑起从采矿、分离到磁体制备的全产业链壁垒,尤其是重稀土元素镝的提纯技术,欧美至今无法突破。五角大楼曾规划三年内实现50%稀土自给,但业内普遍认为,没有中国配合,这目标形同画饼。 更深层看,这场稀土博弈早已超越贸易范畴,演变为科技主权与规则制定权的较量。中国通过出口管制、数字溯源和期货定价,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话语权。而美国在“去中国化”屡屡碰壁后,正试图拉拢日韩澳组建“稀土联盟”,但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期间未公开承诺配合围堵,暴露了盟友的观望心态。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恐吓更像困兽之斗,既暴露美国供应链的致命软肋,又无力撼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中国手握资源、技术和规则三重优势,正以战略定力化解美方攻势。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早已注定:谁掌握核心材料与产业链,谁就扼住未来科技的命脉。
特朗普正式公开对付我方的新手段,又猛又狠,我方已做好接招准备8月25日,特朗普
【1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