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亮出4大停火条件,特朗普对俄态度大变,支持乌克兰背水一战 202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普京就俄乌停火问题,在阿拉斯加举行了会晤,备受全球关注。 会后,尽管没有达成俄乌冲突停火相关的和平协议,但双方都表示谈话进展顺利。特朗普还给出满分十分的高度评价。 8月18日,白宫再热闹一回。泽连斯基换下战场风,穿上正装踏进椭圆形办公室,还带着阵仗不小的“欧洲亲友团”。 不同于之前坚持的先停火后谈判,特朗普这次把话锋一转:可以一边打仗一边谈判,如果顺利,甚至安排美俄乌三方会谈。 气氛看似平和,却是毫无实质性的进展。 停火不是口号,是标签清晰的条款清单。综合多方消息,普京在阿拉斯加抛出的停火方案核心可以拎成四项: 第一,乌克兰放弃顿巴斯地区;第二,不加入北约;第三,保持中立;第四,境内不得驻扎任何西方军队。 作为互换,俄方愿冻结南部战线,并在哈尔科夫、苏梅与部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小块地带做出让步。 说白了,这是领土—安全—中立三件套的组合拳,以现实控制线为骨架,以法律安排为筋络,再辅以有限地块让利。 与去年夏天的开价相比,这一版确有缩口:从四州全要,到承认冻结与局部归还,谈判较收敛;但在顿巴斯与北约问题上,红线未动,依旧态度明确。 这一盘清单,战略味很足。 表面看像是在拿地图做减法,本质是想在安全算式里做乘法,把风险暴露面乘回去。 对莫斯科而言,顿巴斯不仅是工业重镇,更是外交和政治攻势上的重要跳板。 泽连斯基的回应也干脆:撤出顿巴斯,不能答应;加不加入北约,不归俄罗斯定;国家生存线四个字摆在最前头。 与此同时,基辅一边守住政治表述,一边加快对外联动,欧盟追加40.5亿欧元援助的消息赶在前线烟尘未散之际落地; 另据消息称,乌美团队将于本周末讨论与俄和谈可能性,等于把谈留在牌桌边,把打继续放在地面上。 于乌克兰而言,任何领土换和平的叙述,都会触碰宪法与民意的硬边界,因而语言上必须“寸土不让”,行动上则留出机动空间。 另一边,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说24小时内解决冲突的那位,如今不再高喊先停火后谈判,转而热衷于一揽子解决的剧本。 要知道,普特会后特朗普对见面给出了满分十分的评价,在欧洲各国坚持先停火时,他却站在亲俄立场,表示可以一边打一边谈。 可没几天,他就在公开平台抛出想赢就要进攻的比喻,把乌克兰比作只防不攻的球队,暗示“必须打到俄罗斯境内才可能取胜”。 对俄态度转变可谓之大。 与此同时,他还划出两周时间线,如果俄乌领导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会晤,他将大规模的制裁。 这熟悉的时间单位再度出现,像计时器,也像缓冲阀,同时也缺乏自信。 可纸面清单再漂亮,得看地面怎么配合。 当前俄乌战争仍在继续,顿涅茨克方向,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等地连日鏖战,单日发生战斗一百八十多次的强度,足以说明俄乌冲突局势仍高涨; 俄军视频里能看到T-80BVM打据点,乌方通报则罗列了对指挥所、电子战站、火炮阵地的打击统计,战线推进与消耗同时发生。 更远一些,纵深对抗在升温:据俄方称,库尔斯克核电站附近无人机被击落引发辅助变压器起火,国际原子能机构第一时间喊话核设施必须得到保护; 波罗的海乌斯季卢加港的炼油厂也因无人机残骸起火,地方当局连夜灭火。 无论是能源环节还是核安全边缘,这些节点都在提示一个事实:跨境袭扰正在变得常态化,升级阈值被频繁试探。 俄乌冲突走到今天,谈判与战场像两条缠在一起的绳。 美国耍的是上层技术,欧洲背的是落地难题,俄罗斯握的是红线与节奏,乌克兰面对的是现实与期待。 四家越卷,彼此的博弈成本越高。 接下来的两周,特朗普是否会发起大规模的制裁,俄乌局势又能否迎来和平的曙光,还得拭目以待。 参考信源: 俄乌和谈前景难料:俄“绝不接受”西方派兵,特朗普鼓动乌克兰进攻 澎湃新闻 2025-08-22
普京亮出4大停火条件,特朗普对俄态度大变,支持乌克兰背水一战 2025年8月15
薄荷猫少女
2025-08-27 04:04: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