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的诗《夜泊枫桥》凝练如画,在弥漫着淡淡忧郁与感伤中透出浓浓的禅意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诗以羁旅夜泊的孤寂为核

终南听雨 2025-08-26 21:36:32

张继的诗《夜泊枫桥》凝练如画,在弥漫着淡淡忧郁与感伤中透出浓浓的禅意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诗以羁旅夜泊的孤寂为核心,通过“客船”“愁眠”点明游子漂泊之思,而“夜半钟声”的禅意介入,使主题超脱单纯的乡愁,增添人生际遇的苍茫感。

诗人远离故乡,在寂静的秋夜里停泊于异地他乡的江面上,心中充满乡愁。恰在此时,月落、乌啼、钟声打破夜的静谧,这种动静的反差,以声衬寂,更加强化了孤独,也烘托出诗人的漂泊无依。

诗人看那江边的枫树黑黝黝的一片一片,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一点一点 ,此时此刻,夜渐深,鸟归巢,自己还漂泊不定,不禁愁绪满怀,难以入眠。这里的“霜满天”的凛冽与“渔火”的微暖形成冷暖对照的张力,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矛盾心境。

诗人好容易睡着,半夜又被寒山寺中传来的钟声惊醒,更加重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之情。诗人的落寂与姑苏城、寒山寺的千年存在形成对照,夜半钟声余音悠长,成就跨越时空的永恒画面。

全诗借景抒情、以景锁愁、凝练如画,羁旅之愁与禅意交织,构成唐人绝句中“孤而不怨,寂而能远”的独特境界。

0 阅读:5
终南听雨

终南听雨

读唐诗宋词 看远方风景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