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100次不如通肺一次,分享一个小妙招清肺通窍,关键是花不到几块钱。 大

吕蒙 2025-08-26 16:17:17

补肺 100 次不如通肺一次,分享一个小妙招清肺通窍,关键是花不到几块钱。 大家好,我是北京公立三甲医院呼吸科王伟医生。从医 40 多年,我没开过太贵的药,在调理身体方面也不例外,我希望能让大家花小钱办大事,这才符合咱们老百姓的需求。 中医讲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以宣降为顺”,若肺络不通、痰浊阻滞,即便频繁补肺,也难以让肺气顺畅运行 —— 就像给堵塞的水管 “加油”,管腔没通,油再多也没用,反而可能使痰浊壅滞更甚。临床中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患者:明明一直在吃补肺的保健品,可咳嗽、气喘还是没好转,甚至痰越积越多,就是因为没抓住 “通肺” 这个关键。 这类肺病患者,大多是肺失宣降、痰瘀阻络的情况,常表现为咳嗽不止、痰多粘稠(多为黄痰或白粘痰)、胸闷得像压了块石头、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呼吸时能听到喉咙里有 “呼噜呼噜” 的痰音,有的甚至晚上躺不平,一躺下就咳嗽加重。想要调理,关键不是盲目补肺,而是清肺化痰、疏通肺络,把肺里的 “堵点” 打通,肺气才能顺畅运行。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临床常用的清肺通窍小妙招,用四味常见中药煮水代茶饮,花不了几块钱,在家就能做。取桑白皮 10g、苏子 8g、瓜蒌 12g、桃仁 6g,洗净后加水煮水即可。 这几味药的搭配很有讲究: 桑白皮:出自《神农本草经》,性寒味甘,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专门清泻肺里堆积的痰热,像给肺 “清垃圾”,让壅滞的肺气顺畅起来; 苏子:出自《名医别录》,性温味辛,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肺里的气 “往上逆” 才会咳、会喘,苏子能把上逆的肺气顺下来,还能化解黏痰,让痰更容易咳出来; 瓜蒌:出自《神农本草经》,性寒味甘,既能清热涤痰,把肺里的稠痰 “化稀”,又能宽胸散结,缓解胸闷憋气的症状,尤其适合痰稠难咳的人; 桃仁:出自《神农本草经》,性平味苦,能活血祛瘀,肺络堵了不光有痰,还可能有 “瘀”,桃仁能打通肺里的瘀滞,帮痰浊更好地排出,同时它还能润肠通便,让体内的热毒通过肠道排出,减少肺的负担。 去年秋天,我接诊过一位 58 岁的张女士,她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5 年,每到换季就咳嗽加重,这次咳了快 1 个月,痰又黄又稠,早上起来得咳十几分钟才能把痰咳出来,胸口闷得慌,爬一层楼梯就喘得厉害,晚上只能侧着睡,一平躺就咳得没法呼吸。她跟我说,之前买过不少 “补肺丸”,吃了半个月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觉得痰更黏了,咳不出来更难受。 我看她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结合症状辨证为 “痰热壅肺、肺络瘀阻”—— 肺里有热才会咳黄痰,痰堵久了形成瘀滞,所以胸闷气喘。于是就给她用了这个清肺通窍的方子,还根据她的情况稍微调整了用量:桑白皮 12g)、苏子 8g、瓜蒌 15g、桃仁 6g,另外加了 3g 桔梗。 我让她每天一剂,先把药材用清水浸泡 20 分钟,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滤出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同时嘱咐她别吃辛辣、油炸的食物,每天多喝温水,早上起来用淡盐水漱漱口。 张女士坚持喝了 3 天,就给我打电话说:“王医生,我感觉痰没那么稠了,早上咳嗽 5 分钟就能咳出来,胸口也没那么闷了”;喝到一周时,她的黄痰明显变少,晚上能平躺睡 1-2 小时,爬楼梯也不用歇了;继续喝了两周,咳嗽基本消失,痰也变成了清稀的白痰,呼吸特别顺畅,复查时肺功能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这几味药搭配,能共奏清肺化痰、通利肺络之效, 痰热清了,瘀滞通了,肺气宣降恢复如常,肺部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咳嗽、胸闷、气喘这些问题自然就缓解了,呼吸也会变得顺畅。 中药使用需辨证,比如若是风寒咳嗽(痰白稀、怕冷),就不适合用这个方子;具体用药剂量和搭配,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确定,切勿自行抓药服用。若咳嗽、气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痰中带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0 阅读:177

猜你喜欢

吕蒙

吕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