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一个新盘建面约118㎡的户型,做到了四房两厅三卫,还是两梯两户、私梯明厅的设计,总高仅16层。不少人拿它和几年前170㎡甚至200㎡的户型对比,发现功能相差无几,甚至体验更优。
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现在的房子,“小面积”反而更实用了?
▫️
根本原因,是“新规”推动下的产品迭代。
新住宅设计规范鼓励更多赠送面积和更高的得房率,这让同等建面下,实际可使用空间大幅增加。比如:
以往要143㎡才能做四房双卫,
现在120-130㎡就能实现;
以往170㎡以上才能有两间套房+三卫,
如今118㎡就能做到。
▫️
不止是户型格局的提升,还有整体产品的升级:
两梯两户,梯户比更低,出行更从容;
私梯明厅,入户仪式感和采光更优;
建筑立面、大堂、地库等公区品质也普遍提升。
▫️
这也恰好契合了一部分购房者的真实需求:
很多家庭其实并不需要过大面积,而是需要“刚刚好”的功能布局与生活质感。尤其是在当前楼市环境下,越来越多买房人倾向于“卖旧换新”,在不增加太多预算的前提下,完成房产结构的优化。
▫️
另一方面,豪宅客群也在细分。
并不是所有高购买力家庭都追求“面积越大越好”。一部分人更看重地段、产品力、物业服务和资产流动性,开始关注120-140㎡这类总价可控、功能齐全的改善型产品。
这类产品既可作为核心资产自住,也便于后期置换或出租,资金灵活性强。
▫️
所以说,当前的市场变化,其实是一次难得的“资产换仓机会”。
如果你正在考虑买房或换房,不妨跳出“面积即正义”的旧思维,关注产品的真实使用效率、功能设计与长期价值。
毕竟,好的房子,不是面积越大越好,而是越适合你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