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四川一8岁男孩被人拐卖,几年后,他在安徽养父家里吃折耳根和腊肉时,突

南风意史册 2025-08-26 11:33:53

1978年,四川一8岁男孩被人拐卖,几年后,他在安徽养父家里吃折耳根和腊肉时,突然对口中的味道感到十分地熟悉,随后告诉养父母:这味道好像是我家里的味道!   “你不会是来自四川的吧?这折耳根只有那边的人爱吃!”一次,村里来了几位孃孃,她们带来了一些折耳根和腊肉,可安徽这边没人爱吃,只有杨海军甚是喜爱,谁料,这一句玩笑话,竟给他带来了希望!   据杨海军回忆,他小时候吃过这个东西,对折耳根的味道很熟悉。因此,当它和腊肉一同被端上餐桌时,那独特的气味触及味蕾,一段模糊的记忆瞬间被打开。   1978年,年仅8岁的杨海军,带领着妹妹上街买弹珠,出于安全考虑,他便让妹妹在原地等待,可直到天黑,妹妹始终未曾看到哥哥的身影,便哭喊着回到了家中,当天整个村子的人都出来寻找,但一连数日,毫无音信!   殊不知,杨海军走出没多久,就遇到了一对陌生男女,他们以“帮你找妈妈”为诱饵,将他带上了远离故乡的列车,年幼的他,根本没有什么警惕心理,便在车上睡着了,再后来,他被迫改名换姓,一个四川娃子,变成了安徽某农村人家的养子!   被转卖三次,因不断逃跑而被认为“养不熟”,这个倔强的男孩心中始终燃烧着归家的烈焰!安徽的这家,已经是他的第三任养父母,奈何,杨海军始终不肯与之生活,年仅12岁的他,被“赶”出了家门!   “给你两块钱,去找你自己的家吧!”原本以为杨海军会因为生活不下去,知难而退,从而老老实实跟随他们生活,没想到,这一走竟是整整四十余载!   从少年到中年,杨海军靠拾荒、打零工为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不断的向人描述记忆中的故乡:屋后有山,门前有水……寻亲之路远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他靠着仅有的线索,在网络上发帖,加入各种寻亲群,但每次希望都落空!   时代的进步,终于迎来了转机。志愿者通过基因比对和技术手段,将目标锁定在眉山某村落,2025年2月,距离他被拐近半个世纪后,杨海军终于和兄妹相拥团聚!遗憾的是,父母已然离世,他们去世前始终念叨着他的名字,始终望着村口方向!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常被用来制作凉拌菜,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其它地区的人往往不习惯其味道,正是这种独特的地方性食物,成为了杨海军寻亲的关键线索!   每一条寻亲路上,都可能有一种味道指引方向,或许,是一味调料,一道家常菜,甚至是一把故乡泥土的气息,这些独特的味道编码,等待着被唤醒,带领“流浪者”回到最初的地方。希望杨海军的苦难,不再上演!   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杨海军》 红星新闻|《四川男子童年时走失被拐到安徽:凭“腊肉、折耳根”记忆,漂泊40余年终于找到亲人》 封面新闻|《男子漂泊近半世纪后成功寻亲:靠腊肉和折耳根锁定四川 曾怕家人不认自己》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416

评论列表

何元志

何元志

3
2025-08-26 12:24

一个8岁的小孩子怎么也应该知道自己出生的县乡村啥的。不合逻辑啊!怎么也不会用折耳根来唤醒记忆吧。

用户37xxx83

用户37xxx83

1
2025-08-26 12:21

8岁都不记得吗?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