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国民姥姥孙桂田,买了套四合院,毗邻故宫,却只花了两万六。她当时没多想

妙菡谈娱 2025-08-25 15:38:06

1980年,国民姥姥孙桂田,买了套四合院,毗邻故宫,却只花了两万六。她当时没多想,只觉得院子老北京味儿浓,离孩子学校也近,就咬咬牙把家里仅有的积蓄凑上了。头一阵子,她还担心买贵了,结果没过几年,四合院的地价直接翻了几倍。 那时候她在隆福寺街开食杂店,邻里熟人多,生意也不算差,勉强能维持日常花销。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刚进初中,她白天盯店,晚上回家做饭,日子挤着过但也不算苦。那几年,北京还没那么快节奏,四合院住着的人也多是老街坊,大家都彼此照应。 她买下四合院第五年,和二婚丈夫彻底闹掰。男方嫌她只顾孩子不顾家,经常翻旧账,两人吵得厉害,最后还是她自己带着仨娃搬出去。她没有回原来的房子,而是在四合院边上搭了个小厨房,又腾出一间屋让孩子读书睡觉,空间不够,她自己就在过道打地铺。 后面几年,她开始做贺卡生意。当时北京各大百货公司年末都有贺年卡销售,她跑了十几家,最后谈下隆福寺那边的一个小柜台。一开始就她一个人设计、印刷、批发、送货,忙不过来就把女儿也喊来帮忙。没想到生意越来越大,不光附近居民买,还有单位来定制,最多一年赚了十多万。 也是靠那笔钱,她买下第二处四合院。那时候不少老宅急着出手,价格并不贵。她挑了靠近东四那边的一处,一共三进院子,带南房和厢房,花了十七万。她也没告诉家里人,只说租下了个大点的地方做货仓。 1996年,冯小刚剧组要找个北京味儿重的小院子拍《甲方乙方》,刚好熟人介绍找上门来,她本来只想着收点场地费,结果机缘巧合下临时客串了个二舅妈的角色。片子上映后,她那一段被不少人记住,之后好几个剧组也找上门来。 她的名字没火,但“国民姥姥”的称号慢慢传开了。她拍《家有儿女》那阵,观众都觉得她像家里那个唠叨但可靠的老一辈,北京腔一出口就有亲切感。片酬也水涨船高,最高一年收入能抵过去五年的积蓄。 她不太花钱,还是把大部分钱投进了房子。到2003年,她名下已经有三套四合院和五套学区房。那年她大儿子结婚,她直接送了一套房当婚房;女儿硕士毕业后也分了一套;最小的儿子留学回来,她说让他选,剩下的随他安排。 可就是这几套房,成了孩子们争执的焦点。本来以为分完房就能相安无事,结果几年间不断有人找她借钱、调换、想多占点,连节假日团聚都开始互相提防。她试过写遗嘱、公开说分法,也约过孩子们单独谈,但没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服气。 有一阵她甚至后悔买这么多房,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全卖了换个海边城市养老去。可她也清楚,那些房子不仅是资产,也是一点点辛苦撑出来的安全感。 去年春节,她没办团圆饭。她说年纪大了,图个清净。那天她一个人去雍和宫边上吃了碗素斋,回来照常看电视、打毛线,没接任何人的电话。 最近她又出现在热搜上,是因为一个短视频博主采访她,说她是“隐藏富婆中的旧北京活档案”。有人羡慕她眼光好,有人说她太节俭太拧巴。可她自己只是笑了笑,说她其实更想知道,等她真哪天不在了,这些房子到底该怎么处理才不至于又闹一场? 你听完孙桂田这一路,有没有觉得她下半辈子还能有别的选法?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妙菡谈娱

妙菡谈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