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去年为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绝食20多天,时隔一年却成为日本的座上宾,不仅继承了他反对的尹锡悦政府的所有对日政策,甚至更进一步,开创了韩国总统8月访日的先例。 回想2023年,李在明作为最大在野党领袖,绝食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公开批评日本的行为威胁海洋生态和邻国安全。 那会儿他还指责尹锡悦在历史问题上让步太多,损害了韩国利益,这种强硬态度在反日情绪浓厚的韩国社会里很吃香。 可上台后李在明却换了副面孔,8月东京之行他和石破茂谈得热火朝天,双方还发表了17年来首份韩日首脑共识文件,强调要推动双边关系向前看,涉及安全、经贸、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这不仅延续了尹锡悦的和解路线,甚至更进一步,打破了韩国总统夏季访日的惯例,显示出对日本的格外重视。 这背后韩国的地缘处境是个大原因,韩国夹在中美之间,又有朝鲜核威胁虎视眈眈,离不开韩美日三边合作。 2023年美日韩戴维营峰会定了三国合作的基调,涉及军事、经济、技术等多个领域,李在明上台后清楚韩国不能跳出这个框架,朝鲜的核导能力不断升级,美国又在强化盟友体系,他只能选择务实,优先稳住韩美日关系。 他在东京明确表示,韩美日合作对应对“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至关重要,这不光是为了安抚日本,也是给美国递个话,表明韩国会继续当可靠盟友。 自1953年《韩美共同防御条约》以来,韩国一直是美国在东亚的铁杆盟友,李在明竞选时被贴上“亲华”标签。 上台后他迅速强调韩美关系的重要性,甚至说“韩国人最热爱的国家是美国”,这显然是在向国内保守派和美国示好。 8月24日,他从东京直飞华盛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讨论军费分摊、朝鲜问题和经贸合作,美国最近对韩国压力不小,要求增加防卫费,甚至可能把驻韩美军规模缩减,李在明得在这上面小心应对,既要满足美国又得保住韩国利益。 韩国的对华关系也值得关注,国内反华情绪近几年有所抬头,一些右翼组织通过游行、媒体宣传放大对中国的负面看法,部分事件还因涉及华裔韩国人被炒得沸沸扬扬。 新外长赵显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有点模糊,8月在华盛顿提到“警惕中国”,引发中国注意,虽然韩国总统办公室后来澄清,说会基于韩美同盟推动韩中关系,但这事还是让祖国革新党议员抓着不放,批评赵显立场不明。 韩国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2018年对华出口高达1600亿美元,经济上依赖很深,李在明政府得小心别让这些情绪影响大局。 台海问题上韩美日三边框架也给韩国带来压力,2024年1月,韩美日首次“印太对话”强调了台海和平的重要性。 李在明政府虽然没明确站队,但赵显的模糊表态反映了韩国在中美间的艰难平衡,一边要稳住美国盟友,一边得避免和中国关系恶化,这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可能两头不讨好。
韩国总统李在明去年为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绝食20多天,时隔一年却成为日本的座上宾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5 15:21: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