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聚台岗村村民张学飞(化名)回忆:“有时,我和‘许工厂’(乳名)放学回来,一起睡着干柴草上看猪羊。我总要离他远远的,因为他有hu chou,身上一股怪味。我实在受不了,一靠近就觉得熏得慌……” 1958年,太康县聚台岗村一户普通的许姓农家,一个娃娃呱呱坠地。听说是个儿子,父亲许贤高高兴不已,当即给儿子取名为“许工厂”(乳名)。为什么给一个农家娃娃取这样的名字?可能是因为许贤高外出打过仗,见过大城市里的工厂。(多年后,不少村民还讲:“取名叫‘工厂’,以后真的开工厂了。”) 原来,许贤高是一位抗战老兵,早年离家参军入伍。因为屡次立功,他很快升任为骑兵连连长,率部多次与日寇骑兵正面厮杀,身上留有不少伤疤。1946年,因为身体伤病,他回到了聚台岗老家,从此靠着务农为生。 “许工厂”出生时,因为父亲身体有病,加上家里孩子不少,生活是较为困难的。于是,每天放学后,“许工厂”还常常要干一些活,比如“替生产队看猪羊”,多换一点工分补贴家里。根据聚台岗村村民张学飞(化名)回忆: “当时,‘工厂’在高贤乡上学,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人比较努力。晚上放学回来,我和他一起睡在干柴草上看猪羊。我总要离他远远的,因为他有hu chou,身上一股怪味。我实在受不了,一靠近就觉得熏得慌……” 虽然二儿子学习成绩一般,但是许贤高坚持让二儿子读了中学,后来“许工厂”回忆那段岁月: “读中学的时候,离家比较远,每星期背着筐去学校,筐里面装的是红薯和红薯面做的窝窝头,再加一个瓶子,瓶子里面装的是盐和一点葱花和几滴芝麻油。一日三餐,每餐吃一个地瓜和一个窝窝头,喝一碗盐水。到了夏天,天气很热,半天窝窝头就长毛,洗一洗再吃……”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经历了两年高考(1977年、1978年),最终考上了大学,踏出了农门。
根据聚台岗村村民张学飞(化名)回忆:“有时,我和‘许工厂’(乳名)放学回来,一起
历史解码局
2025-08-25 04:37:19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