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空军飞行员王宝玉反常地摘下手表让战友保管,然后驾机起飞,到达预定空域后,王宝玉突然脱离编队,超低空直向苏联远东飞去。45分钟后,这架中国歼-6战机出现在克涅维契轰炸机机场,让苏联军方如临大敌…… 王宝玉,1962年出生在山东青岛。小时候他就特喜欢看飞机,抬头望天就想着自己也能飞。1980年,他过了层层选拔,进了空军,当上了飞行员。在航空学校,他学习特别认真,成绩一直拔尖,尤其是开歼-6战机,技术没得说。毕业后分到航空兵团,他训练表现很出色,领导和同事都觉得他技术过硬。不过,这人性格有点闷,不太爱说话,平时就喜欢一个人钻研飞行手册,跟同事没啥交流。 到了1990年,王宝玉在部队里碰上了瓶颈。中队挑领导骨干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技术好,肯定能上,结果领导看中综合能力,选了别人。他好几次申请当管理岗位都没成,心里开始有点不服气,觉得组织不公平。 家庭这边也不顺。他老婆没工作,后来部队给安排了个活儿,但地点在师部驻地,离航空团老远,夫妻俩只能两地分居。他跟领导提了好几次,想把老婆调到团里,都没批,日子过得越来越憋屈。 那段时间,王宝玉接触了一些外来的东西,比如讲西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书和录音。他训练空隙偷听这些,被发现后,组织找他谈了话,还在他老婆怀孕时给了他长假安抚。可他没消停,反而趁休假研究周边国家的机场和航线,偷偷计划跑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思想挺活跃,西方思潮涌进来,对他影响不小。 1990年8月25日,东北某空军基地天气晴朗,适合训练。王宝玉的中队照常执行低空飞行任务。起飞前,他在更衣室摘下手表,平静地交给战友,说了句“帮我保管”。战友觉得怪,但没多想。 他上了歼-6战机,检查完仪表,起飞一切正常,跟编队飞向指定空域。地面雷达看着也没啥问题。可到了空域后,他突然把飞机拉到超低空,关掉通讯设备,掉头就往苏联远东飞。基地发现不对劲,使劲呼叫,没回应,赶紧派战机追,可他早没影了。 45分钟后,苏联克涅维契轰炸机机场雷达发现不明目标,防空系统立马启动。一架中国歼-6战机直接冲到跑道上,苏联士兵围上去,气氛紧张得不行。王宝玉打开舱盖,举手上来说要政治庇护,还想去美国。苏联军方把他控制住,马上报告上级。 中国这边知道后,通过外交渠道要求苏联把人交回来。中苏谈了谈,决定遣返,但得在苏联境内交接。美国插了一脚,想保他,苏联没理会,就在飞机舱门口把人交给了中国。 王宝玉被押回国,审查特别严格。组织评估后,开除他的国籍和党籍,剥夺政治权利,判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狱里他挺老实,没闹事儿,两年后因为表现还可以,改判无期徒刑。后来就没啥消息了,估计减刑也没戏。 这事儿传开后,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判得太轻,怕影响军纪;有人觉得他没真搞出啥大破坏,处理宽松点也能理解。事件也暴露了部队管理的问题,后来军队加强了思想教育和监督。 1990年是冷战末期,中苏关系缓和了些,但还不完全放心。王宝玉这一跑,给两国关系添了点阴影。那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社会变化快,西方思想冲击大,他的选择多少跟这有关系。 这事儿在空军历史上是个教训,部队之后特别重视飞行员的思想和心理管理,也查了不少管理漏洞,制度上收得更紧了。
还有惊喜,东大版LRASM隐身巡航导弹也来了!这下真的是“我全都都要”了,又亮相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