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连续两次逼退外机,一向低调的飞豹,为什么突然火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飞豹以后会

大脸猫侃军事 2025-08-22 21:32:10

飞豹连续两次逼退外机,一向低调的飞豹,为什么突然火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飞豹以后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上单翼构型,挂架离地面高,所以能挂大型对地对海导弹。

在东海上空,一架中国空军歼轰-7A战机突然现身,逼近日本侦察机,距离仅有30米,挂载导弹清晰可见。次日相同场景再现,这款低调战机为何瞬间成为焦点?它是否隐藏着更多潜力,面对导弹射程竞争,又如何应对美国的地空改空空策略?这些疑问引发广泛关注。

歼轰-7系列战机长期以来以海军岸基打击为主,设计时注重远程投射能力。上单翼布局使挂点高度超过3米,便于搭载重型武器,如鹰击-83反舰导弹,最大载弹量达9吨。

机身长22米,翼展12.7米,最大起飞重量28.4吨,使用两台涡扇发动机,速度可达1.7马赫,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这种构型避免了低速贴地需求,专注于中高空精确打击。近年来,空军将其融入体系作战,提供区域火力支援,避免直接格斗风险。

随着空战转向超视距模式,导弹射程决定胜负。各国加大研发,导致导弹体积增大。歼轰-7A通过复合挂架携带多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每侧翼下可挂4枚,总数达8枚以上,充当火力投射平台。

这种配置在体系支持下,到达指定空域释放武器,避开近身对抗。设计初衷虽非低空攻击,但其大航程和大载荷特性,使其在东海环境下发挥作用,确保射程优势直到下一代战机到位。

美国开发AIM-174B导弹,从RIM-174标准-6地空导弹基础上调整,增加空中发射适配器,射程达400公里以上,速度3马赫,配备主动雷达导引头,重约860公斤,长6.6米,直径0.34米。F/A-18E/F超级大黄蜂可挂载2枚,用于打击高价值目标如预警机。

这种改装方式扩展了防御范围,但也暴露了依赖现有技术的局限。俄罗斯则延续R-37M导弹传统,长4.2米,直径0.38米,重510公斤,射程300公里以上,速度6马赫,使用双脉冲发动机,导引结合惯性和主动雷达,主要由米格-31BM携带,针对机动性弱的战略飞机。

歼轰-7A在拦截事件中表现突出,尽管机动性不如歼-10,速度逊于歼-11,但挂载灵活性强。航电升级后兼容精确制导炸弹,雷达探测距离超100公里。在整体作战中,从后方起飞,伴随预警机指引,投放武器支持部队。

相比苏-34,歼轰-7A载弹量类似,但定位更侧重对海打击。苏-34航程4000公里,载弹8吨,强调对地能力,而歼-16作为多用途歼击机,速度2马赫,航电先进,但非专用攻击型号。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正推进新型战术轰炸机,预计整合隐身技术和更大载荷,逐步取代现有类型。

事件后,日本防卫省提出抗议,但东海局势稳定,中国空军继续巡逻。歼轰-7A作为过渡平台,在新机型到位前维持作用。这种战机虽低调,却在射程竞争中展现价值,未来重要性将增强。

飞豹的崛起引发思考:在导弹时代,谁能掌控射程,谁就占优。你对飞豹未来作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观点,一起讨论空战趋势。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