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停火,以色列硬闯加沙:这是战争的最后一搏? 以色列这次是真下了死手。 哈马斯

浅瞳 2025-08-21 19:37:27

无视停火,以色列硬闯加沙:这是战争的最后一搏? 以色列这次是真下了死手。 哈马斯都已经点头了,调解人也把方案端上桌子,国际社会一遍遍喊停火。结果呢?特拉维夫直接按下启动键,6万预备役拉出来,2万延长服役期,“加沙城总攻”就这么开打了。 一句话:全世界劝架,它偏要提刀冲进去。 加沙城:最后的“据点”还是绞肉机? 这场攻势的目标很明确——接管加沙城。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德夫林周三对外放话,说部队已经进入郊区,要在城里拔掉哈马斯的“政治和军事心脏”。 听上去很像要速战速决。内塔尼亚胡甚至亲自下令,要缩短时间表,早点打穿加沙,把这场血战“收尾”。 可问题是,加沙城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它是200多万人口的缩影,是整个巴勒斯坦抵抗的象征。你要在这里全面推进,注定就是一场城市绞肉机。 别忘了,过去22个月的轰炸,已经让这片地方千疮百孔。以色列这一脚踩下去,更多平民必然被裹挟进去。 哈马斯:答应停火,却被直接无视 就在总攻前几天,哈马斯居然答应了阿拉伯调解人最新的停火提议。 方案很具体:停火60天,释放部分人质(包括生者和遗体),再谈持久停火与剩余人质交换。美国特使威特科夫也拍板点头。埃及外交部长甚至说得很直白:“现在球在以色列那边,我们希望他们尽快回应。” 结果呢?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在巴黎碰见卡塔尔代表,冷冷一句:我们只要全面停火+哈马斯交出加沙领导权。 等于说,哈马斯已经点头了,以色列却嫌筹码不够,直接当没看见。 这就是赤裸裸的姿态:不是谈判桌的问题,而是要彻底打碎对手。 国际社会:愤怒,但拦不住 这种操作,自然引爆了全世界的不满。 几十万人在以色列街头示威,大罢工直接瘫痪了部分城市。人质家属更是走上街头,他们最怕的就是加沙城被推平,里面还活着的亲人一起被埋掉。 联合国、埃及、卡塔尔一再喊话,连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声音劝内塔尼亚胡“别再玩火”。 可问题是,以色列背后就是华盛顿。只要白宫点头,哪怕特朗普嘴上装出“调解人”的样子,以色列就敢硬顶到底。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国际社会在喊停火,以色列在喊冲锋。 人道危机:饥饿与逃亡 战争不是只打在地图上的箭头,它落在的是平民的头上。 巴勒斯坦卫生部最新数据,最近几周已经有数十人饿死,其中包括几十个孩子。以色列军方嘴上说会提前发警告、会扩大人道援助,但现实是什么? 援助点确实有,可规模远远不够。南部本来就是饥荒重灾区,现在又要涌入大批逃亡人群。越往南越绝望。 这不是战争的附带损失,而是一种系统性的逼迫——让人没饭吃、没水喝、没地方活下去,只能往以色列规划的“走廊”里挤。 这才是国际社会最愤怒的地方:你说是打击恐怖主义,但结果却是几十万平民被逼成难民。 西岸定居点:另一把刀 更让人警觉的是,就在加沙总攻启动的同时,以色列政府还批准了一个西岸争议定居点项目。 这个项目会直接把西岸一分为二。什么意思?就是彻底堵死未来“两国方案”的可能性。 巴勒斯坦人和人权组织直接警告:如果定居点动工,未来就没有巴勒斯坦国可谈了。 所以别被“反恐”三个字迷惑,以色列这是双线推进:一边轰炸加沙,一边蚕食西岸。 内塔尼亚胡的赌局 为什么这么硬?因为内塔尼亚胡背后是一场豪赌。 国内压力山大,几十万人示威,政坛反对声此起彼伏。他只能靠加沙城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没输。 在他眼里,哪怕人质死在废墟里,也比停火坐下来谈更能稳住右翼票仓。 从这个逻辑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以色列会对停火提案视而不见。因为一旦停下枪口,意味着哈马斯还活着,意味着右翼指责他“没完成任务”。 所以他必须走到极端:不彻底,不停火。 中国视角下的警示 这场战争,说白了就是两个维度: 以色列要的不是“安全”,而是彻底改变加沙格局; 国际社会喊停火,但华盛顿纵容,停不下来。 而这也让中国的立场更显清晰:停火止战、推进“两国方案”,才是真正的解药。 可惜的是,在美国和以色列的双重逻辑下,这种声音总被淹没。 参考文献: 无视众怒!以色列进攻加沙城,批准约旦河西岸新定居点 澎湃新闻 无视哈马斯!以色列推进战争开启“加沙城总攻” 中华网

0 阅读:8
浅瞳

浅瞳

关注我,一起来关注娱乐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