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没说过的四个字,印度突然说了。 8月18日,中印外长联合声明里摆明一句——

剑指天涯问录 2025-08-21 17:36:06

15年没说过的四个字,印度突然说了。 8月18日,中印外长联合声明里摆明一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媒立刻放大:上一次新德里公开重申“一中原则”还是2010年,此后长期打太极,为何此刻松口?一句话——被美国“威逼”到痛点了。 先看“威逼”的力度。特朗普团队挥着关税大棒,指着印度买俄油说事,威胁把对印关税从25%抬到50%。这不是谈判,是勒索。印度外交系统的回击也够直接: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必须优先。换成人话——别拿你的政治秀,让我们断油断粮。所谓“印太战略”,在华盛顿的算盘里是“让印度免费替美国火中取栗”,转身在贸易上背后一刀。信任这东西,一旦碎了,补不回去。 于是我们看到新德里的姿态发生了位移:从长期的“策略套利”转向“务实平衡”。过去十年,印度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一边参加四边机制抬身价,一边在边境挑衅试探红线;嘴上不说“一中”,手里却把台湾问题当讨价还价的筹码——派退役将领去岛内交流、搞所谓“情报合作”,小动作一堆。现在,筹码收回去,话挑明了:台海不玩花样。这不是“亲中”,是认清现实——在美国把经贸当武器的年代,和世界最大制造业与市场对抗,成本高得吓人。 更扎眼的是,美国“拉印制华”的剧本,自己先塌了。四国框架喊得震天响,落地却靠关税、制裁、价值观输出去逼站队。可印度从独立那天起就写着“战略自主”四个字;不结盟是骨子里的反射弧。把印度当棋子、不当伙伴,最后得到的只会是反噬。特朗普把关税抡成万能锤,美国对盟友的信誉一起被砸没——退群、撕协议、动辄加税,连“自家人”都捞不到实惠,还指望印度替你守前线? 这次重申“一中”,是对北京的清晰信号:台海不搅浑水;也是对华盛顿的冷水澡:逼迫无效。更现实的背景是,莫迪七年后将再访华,中印关系需要一个“地基词”。这句“地基词”,既稳政治框架,也给经贸合作松绑。印度不是不知道中国对自身发展的意义——资本、技术、产能、市场,以及在全球议题上的协调能力,都是对冲“特朗普式混乱”的硬筹码。 当然,别把这当恋爱宣言。中印之间的麻烦一点不小:边界管控、产业竞争、地缘互疑,层层叠叠。要把重申“一中”变成趋势而不是插曲,起码三件事要落地: 第一,政治底线不踩线。台湾问题不做筹码,不做秀,不搞“隐性官方往来”的小聪明。 第二,边境控风险。把高层共识变成军地常态机制,既不示弱,也不冒进,别让一个营地冲突推翻一个阶段成果。 第三,经贸讲规则。少点临时关门、多点制度保障,给企业稳定预期;在多边场合相互托底,别让单边霸凌把地区价值链拖下水。 对中国而言,看重的不只是话术,而是行动的连贯性。重申“一中”是正手,边境不出幺蛾子是反手,经贸持续开闸是定手。三手相扣,信任才会回到正增长。 至于美国,这一回吃到的不是中国的“统一战线”,而是自己政策的回旋镖。把关税当万能钥匙,开不了亚洲的门,只会把盟友从门缝里挤出去。印度时隔15年重提“一中”,标记的不仅是中印关系的回暖,更是“拉印制华”战略的破产。华盛顿若还沉迷于“逼迫即秩序”的幻觉,接下来会看到更多“意外”:伙伴越来越不像伙伴,对手越来越不像对手,只有不确定性越来越确定。 参考资料:《 2024年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剑指天涯问录

剑指天涯问录

剑指天涯问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