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对普京说“不”,哪怕有特朗普陪着,也不去莫斯科“自投罗网”! 8月18日,总统泽连斯基称“愿以任何形式与普京会面”,但短短48小时后,剧情反转。 当克里姆林宫放出风声建议“莫斯科会晤”,泽连斯基方面直接呛声“绝不去敌营自投罗网”,就连特朗普主动提出“陪同前往”的筹码,也被基辅冷冷回绝。 泽连斯基的“任何形式”绝非无条件投降,白宫会谈后,他特意强调“领土问题只能与普京谈”,同时放弃将停火作为谈判前提。 这种姿态看似妥协,实则是以退为进,用谈判灵活性换取西方安全保障。 特朗普当场展示的乌克兰前线地图,暴露了乌军实际控制区缩水的残酷现实,而泽连斯基欣然接受讨论“基于当前接触线的领土交换”,恰恰说明他心知肚明,战场劣势下,谈判决不能先在气势上认输。 但莫斯科的会晤邀请触动了最敏感的神经,俄外长拉夫罗夫强调“元首会晤需周密准备”,潜台词是要乌克兰预先接受议程设定。 而普京顾问乌沙科夫提议“先提升代表团谈判级别”,更是试图把泽连斯基拖入层层递进的谈判陷阱。 对乌克兰而言,踏入莫斯科象征意义远超实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乌军官被迫在俄国防部签投降书的画面至今刺痛民心,泽连斯基可以妥协,但不能跪着妥协。 特朗普高调承诺“陪同泽连斯基赴莫斯科”,表面是担保安全,实则暗藏两重算计,一是抢占调停功绩,为选举增加外交得分;二是施压乌克兰接受俄方框架。 要知道,就在8月初,特朗普团队还被曝出推动“乌克兰放弃克里米亚及顿巴斯主权”的秘密方案。 这种背景下,陪同访俄更像是一场“绑架式外交”,若泽连斯基在特朗普注视下签下屈辱条款,美国既能脱身援乌负担,又能将“卖乌”责任推给当事人自己。 泽连斯基的拒绝,本质上是对美国不确定性的反击,他宁可依赖欧洲斡旋,也不愿被特朗普“热情绑架”,因为白宫主人的政策比佛罗里达海风变得还快,今天承诺军事支持,明天就可能抛出让乌克兰割肉的方案。 更何况,特朗普多次拒绝排除派地面部队的可能性,这种模糊战略更像悬在乌克兰头上的第二把刀。 俄乌冲突中,莫斯科从未仅仅是地理概念,1996年车臣代表在此签署停火协议后遭清算,2008年格鲁吉亚总统在俄军炮火中仓皇逃离。 这些记忆让泽连斯基清醒,克里姆林宫的谈判桌,从来布满不对称权力的尖刺。 安全忧虑更是实实在在,乌克兰情报部门多次警告俄特工可能策划“斩首行动”,而莫斯科正是其大本营。 即便特朗普陪同,也难防“意外”,瓦格纳兵变时普京的临时失踪足以证明,克里姆林宫的控制力有时连自己人都摸不透,泽连斯基自然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当赌注。 这场“会晤地点之争”很可能走向第三方解局,日内瓦、维也纳甚至北京都是选项,但各自牵动不同神经。 欧美倾向欧洲城市,俄方则提议中国担任安全保障担保国,这既是对中国中立地位的认可,也是对西方承诺的不信任。 可以预测的是中国若参与斡旋,将显著改变博弈格局,一方面能遏制俄罗斯战略冒险,另一方面也可约束西方过度倾斜乌克兰。 所以说,泽连斯基的“不”,不是拒绝和平,而是拒绝被预设结局的和平。 当特朗普用“史上最成功会晤”赞美白宫会谈,当普京用“开放对话”展现宽容,乌克兰却清醒得很,大国博弈中,小国的妥协从来不会被感激,只会被遗忘。
普京当面和特朗普摊牌,俄乌一旦停战,解放军将直接入驻乌克兰?美俄谈判期间,普京当
【6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