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亿空仓!徐彦牛市“躺平”收千万管理费,基民怒喊:存银行都比强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43:03

在2024年A股“水牛行情”的狂欢中,当沪深300指数半年内斩获超9%涨幅,创新药、人工智能板块轮番上演翻倍行情时,手握193亿管理规模的大成基金顶流经理徐彦,却带着新基金“大成兴远启航混合”上演了一出“牛市局外人”的戏码。这只3月成立的偏股型基金,截至6月末股票仓位仅0.73%,近半年净值微跌0.06%,完美错过行情的同时,还照收超千万元管理费,引发基民集体声讨。而徐彦后续的朋友圈自嘲式回应,更将这场信任危机推向高潮,暴露公募行业长期存在的认知错位与机制沉疴。

193亿资金躺赚利息,基民错失10%收益

大成兴远启航混合的成立时间,如今成了基民口中的“讽刺节点”。3月11日,正值A股4月调整前的最佳建仓窗口,彼时市场估值尚未大幅抬升,创新药、新能源等板块正处于行情启动前夜。按照基金合同约定,这只偏股混合基金需将60%-95%的资产投入股票,若当时正常建仓,基民本可分享后续市场红利。

但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基金超84%的资金以银行存款形式“躺”在账户中,剩余资金多用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股票仓位仅0.73%,几乎等同于“空仓”。同期,沪深300指数从3月中旬到8月中旬区间涨幅超9%,创新药ETF涨超30%,新能源板块也有两位数收益。对比之下,大成兴远启航截至8月19日的单位净值仅0.9994元,成立近半年不仅未赚分毫,还让基民倒贴手续费。

“如果当初把钱买沪深300指数基金,半年至少能赚10%,现在倒好,收益没有,还要给基金公司交管理费,这不是白送钱吗?”一位2月申购该基金的基民在讨论区愤怒留言。更多投资者则质疑基金经理的专业性:“合同写着股票仓位60%-95%,结果半年了还在‘趴窝’,这和把钱存银行有什么区别?凭什么收1.5%的年管理费?”

价值投资成挡箭牌,朋友圈自嘲引反感

面对基民的怒火,徐彦在基金二季报中给出了“价值派”式解释:“老基金已有浮盈且净值处于历史高位,新基金从零开始,而当前市场优质股低估机会少,股价波动判断并非我的强项,未来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仓。”

这番说辞并未平息争议。作为拥有11年投资经验、年化回报13.75%的顶流经理,徐彦此前凭借“左侧布局、挖掘低估标的”的风格,管理的大成策略回报混合总回报超420%,被市场称为“价值派旗手”。但此次新基金在牛市中“空仓等待”,与他过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操作逻辑背道而驰,不少投资者质疑:“是真的找不到低估标的,还是对行情判断失误?”

更具争议的是徐彦的朋友圈回应。他转发吐槽自己的文章,配文“点赞尴尬,不点赞也尴尬,这不就跟这行情下建仓时差不多嘛”,还附上“汗颜”表情。这种略带自嘲的态度,非但没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反而被基民解读为“态度暧昧、敷衍了事”。“我们的钱在基金里‘睡大觉’,他还有心情自嘲?这不是耍我们吗?”一位基民直言。

业内人士进一步质疑,徐彦的“保守”或存在“新老基金策略分化”的嫌疑。数据显示,他管理的老基金大成兴远视野混合今年以来涨幅达12.77%,净值处于高位,需积极操作维持排名;而新基金规模小、净值低,若大规模建仓后遇回调,可能拖累老基金业绩。“用新基金当‘安全垫’,躺平保规模,既不影响老基金收益,又能靠明星光环吸金,最终损害的是新基民的利益。”一位公募行业分析师表示。

公募行业沉疴

徐彦新基金的尴尬处境,并非孤例。2024年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业绩呈现“割裂式分化”:部分基金抓住行情涨幅超70%,也有不少基金要么高位建仓后亏损,要么像大成兴远启航这样迟迟不建仓,净值“不上不下”。这种分化背后,暴露的是公募行业长期存在的两大痛点。

一方面是投资者与基金公司的“认知错位”。基金公司宣传新基金时,往往聚焦“明星经理过往业绩”“历史回报率”,却对经理的投资风格、行情适应性避而不谈。以徐彦为例,他的“价值派”风格更适合震荡市或熊市,在牛市中本就偏谨慎,但基金宣传时并未提示这一“风格局限性”,反而用“顶流经理”“年化13.75%”等标签吸引投资者,让基民带着“牛市必赚”的预期进场,最终因基金“躺平”产生心理落差。

另一方面是“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机制与“新老基金分化”的漏洞。目前公募基金多采用“固定费率制”,大成兴远启航年费率1.5%,无论基金赚不赚钱,管理费照收不误。据测算,该基金成立近半年,已计提管理费超千万元。这种机制客观上纵容了基金经理的保守操作——只要规模在,管理费就有保障,短期业绩好坏对收入影响不大。

更值得警惕的是“明星经理新老基金策略分化”的潜规则。部分基金公司为保住老基金的业绩排名,会让明星经理将资源倾斜给老基金,新基金则被当作“安全垫”,要么低仓位躺平,要么投资与老基金重合的标的,避免拖累整体业绩。这种“卸磨杀驴”式操作,不仅违背了“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更透支了整个行业的信任。

基民需清醒,行业更需改革

此次事件中,徐彦强调“当前市场优质股低估机会少”,看似是对价值投资的坚守,但在牛市中全程“空仓等待”,实则是对价值投资的“异化”。真正的价值投资,应是在市场贪婪时保持理性,在合理估值区间布局优质标的,而非因“找不到绝对低估的股票”就彻底放弃操作。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价值投资不是只买‘便宜股’,成长股的合理估值同样具备投资价值,一味等待‘绝对低估’,本质上是投研能力不足、对产业趋势迟钝的表现。”

对基民而言,此次事件也是一次警示:基金投资需长期视角,不能仅因短期行情盲目跟风,但更要在申购前充分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策略,避免被“明星光环”误导。而对公募行业来说,更需要正视自身问题:一是要加强信息披露,将基金经理的风格、策略局限性、行情适应性清晰告知投资者,让基民“买得明白”;二是要改革管理费机制,探索“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让基金经理的利益与投资者真正绑定,避免“旱涝保收”带来的消极操作。

截至目前,距离大成兴远启航混合成立满6个月的“建仓大限”(9月11日)仅剩不到一个月,徐彦是会突击建仓,还是继续“躺平”?若突击建仓,在市场已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低估标的”?若继续低仓位,基民的资金又将继续“睡大觉”。这场由“牛市躺平”引发的信任危机,不仅考验着徐彦的投研能力,更考验着公募行业的自我革新决心。

3 阅读:655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98

用户13xxx98

3
2025-08-21 16:27

别人很厉害了,20年掌管基金,平均算下来,年化收益率15个点,这个任务是历经各种经融危机,依然实现价值增长的基金,历经考验的,现在市场上价格确实高,想亏的可以进。

lisw552

lisw552

1
2025-08-22 01:28

买基金[笑着哭]他们拿你的钱💰去赚钱,赔了是你赔钱,你懂的。

大水水

大水水

1
2025-08-22 01:24

买新基金本来就是脑子抽抽了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