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妻。她一生恪守妇道,贤良恭俭,协助唐太宗开创李唐江山和“贞观之治”,成就千古一帝的伟业。 长孙皇后13岁时嫁给李世民,悉心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立为皇后之后,仍然尽心侍奉高祖,礼让后宫嫔妃,贤良恭俭,护法爱国。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避暑时,身染疾病,但她严词拒绝太子李承乾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的想法。 贞观十年(636),36岁的长孙皇后病重,临终留下遗嘱:依山而葬,不用造坟,也不用棺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以木器瓦器俭薄送终。同时规劝太宗纳忠容谏,不受谗言,节制游乐打猎和役使百姓。 李世民少年有为,文武双全,21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登上天子宝座。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数年之内,李世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照料他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温柔的体贴和抚慰。 然而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贪酒好色的无能太子李建成一伙常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李世民,企图借刀杀人。高祖听信了他们,疑忌甚至憎恶李世民。长孙氏“孝事高祖,谨承诸妃”,在险恶的形势下尽力排解高祖对李世民的嫌猜。另一方面,迫于无奈,在大舅子长孙无忌和谋臣房玄龄的力劝下,李世民终于痛下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李建成,此时长孙氏又挺身而出,激励士气,促成了事变成功。
643年,李世民赐弟弟李元昌自尽,李元昌哀求说:“陛下,就饶臣弟一命吧!”李世民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