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查了郑强,不查不知道,一查真的被狠狠戳到了! 65岁本该安享退休的年纪,他没办任何仪式,悄无声地又扎进教育事业。 说真的,不仔细琢磨琢磨这位教授的近期动态,你都不知道现在还有这样的知识分子,65 岁了不好好在家含饴弄孙,偏偏要往教育一线扎,而且做得全是实打实的活儿。 就说 2024 年 6 月中旬,这位贵州大学的前校长,悄没声跑到重庆秀山。咱都知道,秀山那地方不算发达,教育资源跟大城市比差着一截。 可郑强呢?既没搞什么前呼后拥的欢迎仪式,也没对着镜头说些空泛的漂亮话,直接就进了当地的新星中学。 在那,他以 “孩子的成长之道” 为主题,开启一场持续近三个小时的讲座,给新星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他给孩子们讲自己年轻时的求学经历,讲外面世界的精彩,鼓励孩子们树立大志,勤奋学习,走出大山,回馈家乡,回报祖国。这种面对面的指导可比那些只在台上喊口号的要实在多了。 再往前推几个月,2024 年 1 月,郑强还去湄潭县的浙大小学,参加了那里的主题队课。 在队课上,他没有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自居,而是以长辈,跟孩子们互动交流。 他告诉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今年他也没闲着。就像人民网贵州频道今年 1 月报道的,“郑强奖助学 - 奖教基金” 已经累计获捐 416 万余元了。 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它能帮助多少贫困的孩子继续学业,咱都知道,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最缺的就是资金和资源。 郑强能牵头搞起这么一个基金,并且能筹集到这么多钱,这背后肯定付出不少心血。他肯定是四处奔走,发动自己人脉,才让更多人愿意伸出援手。 说真的,这种人才是真真正正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现在有些所谓的 “专家学者”,整天就知道在象牙塔里搞些虚头巴脑的研究,或者跑到各种论坛上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根本不接地气,不了解基层教育的真实情况。 可郑强不一样,他愿意放下身段,自己亲自跑到最需要教育支持的地方去,去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去倾听老师们的心声。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有人脚踏实地去做,去付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人,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为国家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郑强用他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可能有人会质疑,郑强这么做是不是在作秀? 可咱看看他做的这些事,哪一件是能靠作秀来完成的?跑到偏远地区的学校去跟孩子们交流,不是一次两次,筹集那么多钱设立很多基金,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更不是作秀能来的。 他的做法,给整个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流。毕竟,教育是国之大计,只有教育搞上去,人才能更有前途。 信息来源: 人民网贵州频道 2025-01-22:贵州大学原校长郑强“重回”贵州,“郑强奖助学-奖教基金”已累计获捐416万余元
刚刚去查了郑强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郑强65岁退休后去了贵州山区学校教书,没办仪
【104评论】【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