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山西男子捡到刚出生女婴,含辛茹苦拉扯大,送她上学,谁料,孩子10岁时,男子因病去世,只好把女孩托付给邻居。16年后,女孩的养父母接到电话:“奶爸奶妈,我考上东北大学博士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光。王桂兰举着刨丝器的手停在半空,老伴张千忠哆嗦着擦泪,灶台上煮着的粥咕嘟冒泡,像极了两颗滚烫的心。 27年前,这个叫赵旭红的女婴被遗弃在山西寿阳县羊头崖乡的寒风里,哭声撕扯着过路人赵四海的心。 这个50岁的光棍汉,自己名字都写得歪扭,却抱着孩子求村里识字人取名:“娃是凌晨5点生的,就叫‘旭红’吧,日子得亮堂堂的!” 赵四海的日子原本是黄土里刨食的灰暗,破土窑、薄田地,多一张嘴就是多一座山。可小旭红五岁踩板凳煮饭,八岁被他用二手三轮车驮着上学,风雪天摔进泥坑也咬牙蹬车。 村里人笑他傻:“自己饭都吃不饱,养个丫头图啥?”他闷头掏出口袋里焐热的烤红薯塞给女儿,糖渣粘在嘴角,甜了孩子一整夜。 命运没给这对父女太久晴天,旭红十岁那年,赵四海胃癌吐血倒地。临终前他攥紧邻居张千忠的手,喉咙里挤着风箱似的喘息:“老哥……给娃找个好福利院……” 71岁的张千忠看着缩在墙角的孩子,枯树皮似的手一拍炕沿:“咱养!有粥喝就有娃的份!” 张家老两口的日子是掰着指头数的,种玉米换的钱买盐都紧巴,亲戚捎来几个橙子,藏到干瘪也舍不得吃,非得等旭红放假。 村里闲话更扎心:“女娃读啥书?早点嫁人换彩礼!”王桂兰把咸菜剁得砰砰响:“娃是读书的料!砸锅卖铁也供!” 这话烙在旭红骨头里,初中三年饭盒里只有玉米饼,作业本擦了写、写了擦;高中考上县实验班,回家就冲进玉米地掰棒子。 2017年湖北工程学院录取书到的那天,王桂兰塞进行李箱一张纸条:“东北冷,穿厚点。”可旭红知道,奶妈攒的几百块钱箱子,装不下两老滚烫的牵挂。 大学食堂十块钱的饭她掰成两顿,五毛米饭配免费汤撑了七年。导师朱磊见过她最狼狈的样子—为攻克催化材料难题,这姑娘裹实验服睡通风橱下,头发粘着冷汗,手背被化学试剂灼出红痕。 四个月上百次失败,记录本画满扭曲的曲线。别人问她图啥?她指着手臂疤痕笑:“落下的命,得靠实验数据追!” 那年张千忠摔断腿躺进县医院,旭红白天端屎端尿,夜里就着走廊灯光看论文。护士见她手机贴着便签:“六点换药,九点视频答辩。” 那时她刚收到4篇SCI论文过稿通知,而东北大学博士录取书,正翻山越岭奔向黄土坡上那孔旧窑洞。 毕业典礼上的电话接通时,王桂兰正摆弄女儿买的防切手刨丝器。听见“博士”二字,老人突然叨咕:“东北雪大……得絮床五斤棉被!”电话这头,26岁的姑娘在树荫下哭出声。 那床还没缝的棉被,像极了她被托举的人生:赵四海抱回襁褓的体温,张千忠扛玉米佝偻的脊背,导师修改百遍的论文批注……无数微光捻成线,终于织出破晓的亮。 山西的沟壑里藏着太多这样的微光,独臂女孩高思恩被拾荒奶奶从火车站纸箱捡回,为省三块车费跑成全国残运会冠军;面部畸形的王淋宇遇养父举债整容,终考入医学院誓做“救人的医生”。 这些石头缝里钻出的苗,没伞的孩子在暴雨里狂奔,把每滴善意都酿成向上的力。 赵旭红的故事哪是逆袭?分明是平凡人用脊梁搭的桥,当八旬老人颤抖着擦泪说“别冻着娃”,当实验室白炽灯照亮百次失败的夜,那束叫“旭红”的光,早已刺破寒门长夜。 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女孩出生遭弃养,十岁痛失养父,71岁邻居接力抚养长大!
1998年,山西男子捡到刚出生女婴,含辛茹苦拉扯大,送她上学,谁料,孩子10岁时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8-19 01:39:56
0
阅读:181
用户14xxx66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