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年八月的晚上,明朝大同驻军小队长郭鉴手提弯刀找到柳忠道:“ 咱把张文锦给宰了吧,不然我俩早晚死在他手上。”俩人遂即召集亲信烧毁了大同府城门,打开监狱放出了囚犯,接着冲进都司衙门,去杀张文锦。 明朝嘉靖年间,大同镇作为西北重镇,防御蒙古入侵的任务重得像座山。张文锦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抚这里,他是进士出身,升迁靠科举,一到任就琢磨怎么加强防守。他提出在大同北边九十里处建五座城堡,水口、宣宁、桦沟、黑河、柳沟这些地方,本来预算三十万两银子,他硬是压到三万两,工程赶得飞快,士兵伐木烧瓦,监工官员层层贪污,建成的堡垒就一间破营房,风吹雨打都扛不住。张文锦不管这些,他调京城带来的三大营士兵去守,每堡五百人,还得带家属,不准轮换,这让那些惯了太平日子的兵爷们炸了锅。 郭鉴是大同驻军小队长,隶属官军序列,平时管巡逻守备,和柳忠同级,两人从内地移防过来,关系铁。参将贾鉴催他们移驻新堡,动作慢了就挨杖责,郭鉴他们忍无可忍,先杀了贾鉴,分尸扔了,带着人屯在焦山墩。那地方蒙古骑兵常出没,张文锦怕他们勾结外敌,派副将时陈去招抚,郭鉴等人回城请罪,张文锦没马上处置,但话里带刺,说贾鉴回不来了,这话传开,士兵们更慌。城里谣言四起,说张文锦去京城告状了,郭鉴找柳忠商量,就干了那事,召集亲信烧城门,放囚犯,冲都司衙门杀了张文锦。 张文锦这人固执,好大喜功,对下属严得像铁板,不顾士兵苦处,政策一推到底,导致军心散了。郭鉴他们也不是啥好鸟,动手杀上司,乱刀分尸,这事闹大后,叛军关城门自保。嘉靖帝听说后,先稳边境,派桂勇当总兵,太监武忠镇守,兵部左侍郎李昆带赦免诏书去。叛军不信,疑心诏书是哄人的,继续守城。武忠请韩邦奇出马,韩邦奇是右佥都御史,进士背景,他不听劝,从西安驿孤身进城,接管政务,发粮饷,修设施,安抚人心,给朝廷争取时间。 九月,蔡天祐和桂勇带兵到,以安抚名义摆宴,郭鉴柳忠等三十多人去,中了埋伏,被绑了押走,桂勇部队攻城,叛军被杀的杀,郭鉴他们斩首示众。韩邦奇继续管大同,重建防御,蔡天祐回京。张文锦的政策失误被朝廷追责,大同镇慢慢平静,士兵归队,边防加固,避免再出乱子。这事反映出明朝卫所制的毛病,士兵世代为兵,离乡背井守边,怨气大,官员贪腐加剧矛盾。张文锦的严苛直接引发兵变,韩邦奇的宽容帮着平息,两人对比鲜明,边镇管理得靠平衡,不然小事变大事。
1375年,刘伯温去世才2天,就急匆匆下葬。没想到3天后,朱元璋得到密报,立刻下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