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到底!”据法治中国报道,云南昆明一男子长期在外地学习,家中的水阀也处于关闭

柳烟绕古堤 2025-08-17 11:55:44

“严查到底!”据法治中国报道,云南昆明一男子长期在外地学习,家中的水阀也处于关闭状态,可谁能想到,2个月竟用了908方的水,水费接近10000元!男子联系自来水公司后,对方却让他自己查看水表问题,网友:就是两年也用不了这么多水吧! 云南昆明的吴先生刚刚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外地学习,拖着行李回到家。 一路上他还在想着,自己这次离开家时特意把厨房、卫生间的水阀都关得严严实实,电闸也切掉,只留了冰箱那一路电。他的想法很简单——没人住的时候,家里能省一点是一点。 然而,等他去小区物业取信件时,顺手拿了水费单,他的脚步在原地“钉”住了。账单上的数字像是个恶作剧:908 立方米用水量,总水费 9860 元! “这……这咋可能?”吴先生当场瞪大了眼。平日里他独居,工作日常常外食,一个月的水费顶多十几块钱,偶尔多洗几次衣服也不过二十块左右。 可这次,他离开了两个月,家里连人影都没有,却“用”了近千方水——就算是住进一家小旅馆每天给全楼洗澡,也用不了这么多啊! 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吴先生赶紧回家,第一时间打开水阀检查。厨房、卫生间、水龙头、马桶、热水器…… 他一个个试过去,没有一处漏水的痕迹,地面干燥如常,管道也没有湿痕。为了彻底确认,他甚至蹲在马桶边盯了五分钟,结果水面一动不动。 “奇怪了,阀门关着,管道没问题,哪来的用水量?”吴先生喃喃自语。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可能——会不会是自来水公司的水表出了问题? 第二天一早,他拨通了自来水公司的客服电话,把情况详细说明了一遍: “我家长期没人,水阀一直关着,可两个月显示用了 908 方水,这肯定不正常。” 电话那头的客服沉默了几秒,回道: “先生,我们这边只能看到抄表的用量记录,具体原因建议您自己先检查家里的水管,看看有没有暗漏。” 吴先生有些急了: “我已经查过了,没有漏水!而且人都不在家,怎么可能有这么夸张的用水量?能不能派人来现场看看?” 客服语气依旧平淡:“我们一般只负责抄表和维护公共管网,户内的问题不在我们的工作范围内。” 这话说得吴先生心里“咯噔”一下——意思是让他自认倒霉? 吴先生不肯罢休,他先是拍下了水表读数和家中干燥的地面视频,发给客服;又把这事发到了业主群里,引起了不少邻居的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同情,也有人建议他坚持维权。 几天后,在吴先生的反复催促下,自来水公司终于派出一名维修人员上门。 这位维修师傅四十多岁,穿着公司制服,腰间挂着一个工具包。刚进门,他就被吴先生拉到阳台的水表前。吴先生一边指着表盘,一边抱怨: “你看,这表明显有问题。我这两个月人在外地,阀门关着,它还在走。” 师傅蹲下来仔细观察,先是用手轻轻敲了敲表壳,又用螺丝刀拧开了表罩,露出内部精密的齿轮和感应装置。 几分钟后,他的眉头皱了起来——齿轮结构并不像标准的型号,电路板上还多了一块小小的黑色模块,上面连着细如发丝的天线。 师傅抬起头,语气有些凝重:“吴先生,你这个水表被人改装过。” 吴先生愣住了:“改装?什么意思?” 师傅解释道,这块黑色模块是一个无线远程驱动装置,原理类似电机控制,只要有人通过特定信号发射器远程操作,就能让水表的指针和计量轮自行转动——即使家里一滴水都没用,水表也会不断“跑数”。 吴先生听得一阵后背发凉: “那就是说,有人故意让我多交水费?” 师傅点了点头,又补充道: “这种改装很少见,但不是没人干过。通常是为了转移别处的用水量,或者谋取其他利益。不过,安装这种装置必须拆开表壳,你得想想,最近有没有外人接触过你家水表。” 几天后,技术部门出具了检测报告,明确写道:水表内部结构被人为加装非原厂电子装置,导致虚假计量。 有了这份报告,吴先生径直去了派出所报案。 吴先生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很快就引来大量评论: “908 方水,两年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这简直是科技诈骗啊,还是在自己家门口发生的。” “一定要查到底,否则谁敢放心用水表?”

0 阅读:246

猜你喜欢

柳烟绕古堤

柳烟绕古堤

若果你也偏爱于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