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排名第15,是长沙的上限么?

数据读城 2025-08-15 19:20:52

2024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排名全国第15,距离第14的无锡差额不变,与排名第16的郑州差额稍许拉大。2025上半年的GDP成绩单,长沙与无锡的差额暂时收窄,而郑州也追了上来。 贴着“网红之城”“机械之都”标签的长沙,全国第15名看起来稳了,问题在于,这是否是长沙的上限? 四大直辖市、五大计划单列市、31个省会/首府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涌现出的苏州、无锡、南通、东莞、佛山等强力地级市,中国城市的竞争激烈程度只增不减,万亿GDP城市的阵列不断扩容。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的陈词滥调已经入耳入心,每年的GDP及排名只是遮羞布,能否保住主导产业的兴盛和区域协同发展的话语权,能否在新一轮顶层设计的规划里体现能级和价值,才是关键。 长沙所处的城市阵列,拿什么胜出? 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天津,依据GDP排名在同一梯队,发展态势和排名变化形势微妙。 在中部地区,长沙难以挑战武汉的第一城地位,好在这些年赢过了郑州,守住了中部第二城。这不只是GDP的高低问题,而是产业、交通、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全面比拼,地理区位和国家定位能级都不占优势的长沙能够在中部地区超过郑州,在全国范围咬住无锡,已经颇为不易。 仅以省会城市来看,GDP稳稳排在长沙之前的,也只有广州、武汉、南京、成都、杭州等不多的几座,西安、济南等名城都在其身后。而按人均GDP来看,长沙更是超过成都、重庆等GDP排名更高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沙也是远超武汉和郑州。 中国位列全球前50的13家机械重工企业,长沙就有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长沙以32家领先武汉,位列中部第一。2024年长沙规工利润超过650亿元,虽然未能进入全国20强,但相比郑州的429亿、合肥的387亿优势明显。 对长沙的排名颇有想法的城市是郑州,原本郑州GDP领先了长沙近20年,然而2007年以来形势倒转,长沙在更多时候成了领先的那一个,并且近5年郑州想要收窄差距越来越难。好在,两个对“强省会”战略扭扭捏捏的城市已经先后放下了执念,开启了全力虹吸模式,两座城市的排名之争还有后续。 长沙的城市排名,含金量有多高? 2001年以来至今,长沙的GDP增长超过18倍,增幅仅低于合肥的24倍,高于西安、郑州、成都,也高于武汉和深圳。 GDP的巨大增幅之外,长沙的硬核数据,来自民营经济的活力、高净值家庭数量,这些细分赛道长沙虽然距离一线城市和成都、杭州等新一线翘楚很远,但超出武汉、郑州、合肥等城市毫无压力。 坐拥4所双一流高校的长沙,实现百万大学生指日可待,只要解决好就业问题,遏止住人才外流,就有望在新一轮抢人大战中占据主动,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里冲入前十,届时长沙的“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定位也能顺势再升一级。 长沙的软肋,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欠佳、国家定位能级不高,还在于由此衍生出的本地人才流失、就业生态不佳。此外,有观点认为地铁修得慢是长沙城市发展的格局和实力的体现,当年长沙和郑州同期获批,如今却里程差距较大。 消费被视为长沙的强项之一,但2024年的7个万亿消费城市里,有一向消费强势的北上广深,有今年登上“消费第一城”的重庆,有把消费玩出花儿的成都,也有不声不响的工业“三巨头之一”苏州,但是没有长沙,甚至长沙距离万亿社零差额巨大。 在各大都市圈内重点城市抱团发展的当下,长沙也存在劣势,其与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均不搭界,还得辛苦抵御上述都市圈的持续虹吸。长沙虽有长沙、浏阳、宁乡3个百强县,但其他重点城市的百强县、百强区并不弱,湖南不但强省会战略推进较晚,如今还在将长沙的部分非核心功能外迁,其中利弊需以时间效应理性看待。

0 阅读:23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3
2025-08-15 20:43

Q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1
2025-08-15 20:17

长沙和他的充电宝们

猜你喜欢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