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才1.8万,凭什么不让我读!”女孩高考考了512分,上不了公办本科,想读民办本科,但学费要一万八。父母嫌贵,想让她读大专,她觉得本科文凭很重要,以后找工作、考公啥的都用得上,凭啥因为这点钱不让她读。视频中女孩怒斥父母认知低,执迷不悟…… 8月中旬,山东临沂,一段家庭争执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视频中,一名刚刚参加完今年高考的女孩红着眼、声音颤抖地对父母大声质问:“凭什么因为这点钱,就让我放弃本科?你们的认知太低了!” 据悉,该女孩今年高考成绩为512分,距离当地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有二十多分,错失了进入公办本科的机会。 在查到录取情况后,她决定报考一所民办本科院校,专业是自己感兴趣的工商管理方向。 然而,民办本科的学费高达每年1.8万元,四年下来学费接近7.2万元,还不包括住宿费和生活费。 女孩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月薪五千左右;母亲在家附近做保洁,每个月收入不到三千。两人供两个孩子上学,经济压力不小。得知民办本科的收费后,父母当场反对。 “民办本科不就是花钱买个学历吗?出来找工作还不如大专实在。” 父亲在视频里说话的语气既无奈又有点激动,“咱家条件有限,难道不该量力而行吗?一年一万八,这钱你知道咱得干多少天活才能挣出来吗?” 母亲则补充道:“你要是真想学,将来还可以专升本,花钱少,学历也一样是本科。可你非要去读民办,万一毕业找不到工作,不是白花钱吗?” 女孩听后情绪明显失控,声音哽咽又带着怒气:“你们根本不懂!现在很多招聘都要求全日制本科,大专根本没机会!公务员、事业编、研究生考试也都需要本科文凭。 等我将来工作了,这点学费我自己可以赚回来!可是现在错过了,就是一辈子错过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力擦掉眼泪。她提到,自己身边有同学成绩比她低,但家里愿意供他们读民办本科,“人家父母觉得这是孩子的未来,你们怎么就只看眼前的钱?” 父亲听完,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我们不是不爱你,是怕你花冤枉钱。民办本科和公办的社会认可度不一样,这点你心里没数吗?” 女孩立刻回怼:“认可度不一样,可本科就是本科!你们总说怕我毕业找不到好工作,可大专找工作的机会更少! 你们的想法太老了,总觉得读书不值钱,可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学历就是门槛!” 母亲显得有些委屈:“我们也是为了你好,怕你将来负担太重。” 女孩摇摇头,苦笑了一下:“这不是负担,这是投资。你们省下的是钱,我失去的是未来。” 有邻居表示,女孩的脾气一向倔强,学习也算勤奋,这次争执恐怕很难调和。 有人觉得父母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民办本科确实学费高,而且很多专业就业率不高,家里条件一般的,可能真承受不起。” 但更多网友则站在女孩一边:“学历是敲门砖,父母不该在关键时刻吝惜投资。” “一万八一年不算离谱,只要孩子愿意努力,就不应该因为学费放弃本科。” “现在好多单位第一轮简历筛选就卡在‘全日制本科’上,大专连机会都没有。”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当年就是因为家里嫌贵,让我读大专,后来花了更多时间和金钱才专升本,浪费了好几年。” 有教育专家分析,民办本科的社会认可度确实普遍低于公办本科,但在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中,只要是全日制本科,都可以满足基本条件。 对于有明确考公、考研打算的学生来说,民办本科仍然是可行的选择。 专家也提醒,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分歧,往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父母对教育的认知差距。 家长在做决定时,应该多听取孩子的职业规划和意愿,综合考虑就业趋势、家庭经济和孩子的长远发展。
第一个问我高考成绩的居然是她
【1评论】【1点赞】
~~~~
出一点 剩下的申请助学贷款,既然她有信心,那4年后还钱的时候就知道了